第63章 “出生顺序效应”(2 / 2)

李欣回想了一下,魏婕此前曾跟自己反馈过,哺乳期在门上挂提示牌的方法非常好用,她丈夫听了也很赞同、十分配合,所以她产后的哺乳期过得特别安心!婴儿背巾也很方便!后来给宝宝用反馈式饮食的方法添加辅食,也比较顺利。这些,都让李欣由衷为她高兴。

而关于大宝和二宝的关系问题,李欣就想起了在心理学资料里看过的“出生顺序效应”理论(可见于《儿童成长心理学》,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着)。因此,她先说:“这个方面,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儿童成长心理学》哈!我现在先说说我的总结?”

“好呀好呀。”

李欣:“其实,从心理成长的角度去看,对大宝来说,她原本天生就拥有父母全部的关注与爱,后来的弟弟妹妹却会分走她的资源,这本身就是会产生损失感的。所以,父母即使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也很难让大宝感到心理平衡。何况,一碗水端平本身也是很难做到的,实在没必要拿这个为难家长了。”

“啊,我和我队友都是独生子女,还真没细想过这个情况,照这么想去,的确是你说的这样……那也不适合‘一碗水端平’,适合的做法是啥呀?”

李欣:“结合我养两个孩子的经验,我觉得阿德勒的说法的确是属实的,所以有一个方案可供参考:

父母还是要重视大宝的个人意志表达,但同时,从孕期开始,就带着大宝一起去关注二宝的存在与到来,顺便利用相关绘本做做产育相关的科普,先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神奇和不容易。我在怀兰兰的时候,对芝芝就是这样做的。”

魏婕:“之前也听你说过一些,这个的确是个很好的帮助大宝适应新情况的方法,然后呢?”

“嗯嗯,”李欣继续讲下去,“这样,到了二宝出生时,大宝就会对它已经有一些感情了,也会主动付出关爱给二宝了。那这个时候,父母分精力到二宝身上,对大宝来说,就比较容易接受了;然后,父母再多多邀请大宝尝试参与一些孩子适合练习的照顾婴儿的环节,那孩子就会有‘我与父母一起照顾二宝’的体验。”

魏婕:“哇,这个体验,想想都很有成就感和价值感!”

李欣: “是的是的,就是要这个效果!对大宝来说,这可比‘父母为了二宝,就顾我少了’的体验要好得多了!虽然,后面这个过程,其实还是会发生的,但大宝在主动照顾他人的过程中,自我照顾的能力也会提升,所以她的关注点就不会放在这点损失上了,因为这点变化也不对她造成多大影响了。

我家芝芝整体的表现就是这样,比如兰兰还没满月时,她有回上厕所时听到兰兰哭了,还大喊‘爸爸妈妈你们谁去看看我的兰兰!’哈哈哈,想想也是很有意思!”

一脸姨母笑的魏婕,不禁又满心羡慕起来,“哇,这么可爱!太羡慕了,女儿真好!我希望我这回备孕,也能怀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