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可怕的3岁”的又一个表现(2 / 2)

“我们暂时没试过,但要这么跟她说的话,小朋友一定会说‘关灯活动就当捉迷藏’,怼你!”

李欣有点没耐心了,不知道这位家长为什么会对试都没试过的事情,却说得这么肯定呢?她心里浮起一句:“若你对我提议的方法试都不肯试,那你还咨询我又有什么意义?”但她还是再试着去了解多一点情况,“那她现在特别喜欢的东西是什么呀?”

“喜欢真汽车!唉!”马女士虽是叹气,神情里却有一丝得意,似乎是对自己家孩子“品味高端”而得意。

虽观察到了对方的神情,但李欣不想节外生枝,就还是专心于对方最初的提问,“那就可以跟她商量,如果配合了作息时间调整,做到一天,就在日历上积累一朵小红花。

集够多少朵小红花后,可以兑换一次逛车展的活动,或兑换她喜欢的汽车模型之类——我只是举例子哈,具体兑换什么,要看家长和孩子商量的结果。”

“可是这样,不是变成了小朋友只是健康作息,完成了该做的事情,却还要额外奖励?”马女士脸上的得意换成了不理解。

这让李欣有点无语,心想:“按你说的,你家娃都这么逻辑满分、让你都辩不过了,又啥都不配合你,你还顾得上担心奖励带来问题?先做到用奖励让她配合你,再说别的吧!”

她暗暗深呼吸一下,还是耐心地解说:“外在奖励,不是终点,只是家长帮助孩子的一个手段,一个‘收益感具象化’的手段而已。因为您也没找到孩子会有‘损失感’的点在哪里,而是明确她有这个喜好,在这点上容易产生‘收益感’,所以我们可以用它形成有鼓励作用的外在奖励。

但它当然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是孩子在坚持‘早睡’这件事情的时候,自己体验到了从这件事情本身受益的感觉,那才是根本的动力。所以在坚持的过程中,就需要家长多跟孩子交流细节体验,帮孩子强调一些被她忽视了的切实收益。”

马女士在镜头里还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也不知有没有听见李欣说了些什么。

她这个状态,让李欣再次想起了此前一些热衷抬杠的家长,但她留意到,马女士与那些家长还不同,那些家长总是在试图论证“你说的不对,我说的才对”;但马女士却一直在用“我怎么做都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来消极对待任何建议。

这让李欣愈加纳闷,既然如此抗拒别人的建议,又为何会来咨询呢?于是李欣忍不住问对方:“马女士,我有点好奇,您是怎么知道我的呀,为何会找我做育儿咨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