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州城里的第一绣坊算是正式在饶州城里落定了,而且还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当然,这部分人里头不包括和第一绣坊业务一致的商户。
绣坊这类的商户,对第一绣坊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取而代之呢。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正面冲突。
暗地里的手段,暂时还没发现。
饶州城的生意进行的如火如荼,临城的也不甘示弱。
毕竟第一绣坊的首席设计师严舒窈人在临城,新品的首发也在临城。
严舒窈最近心烦气躁的,现在已经五月份了,天一天一天的热起来,上半年的雨水确实比往年少的多,眼看着就要麦收了,也不知产粮量会降下去多少。
她们这一带,还有几条大河,虽然会有些影响,但是影响也不会太大,就是不知道别处如何,她也没有了解其他地方情况的渠道。
她的肚子也一天一天的鼓起来,本来孕妇身体就容易疲惫,加上工坊里的活计,再加上她心里还担忧着干旱这事,年纪轻轻的都开始掉头发了。
虽然怀孕时期的女子,本来就有可能会掉发,但是,严舒窈坚定的认为,她这就是心里的事情太多了。
手上有了银子之后,严舒窈就想买地,可从年后开始找牙人帮忙看着,到现在都还没有合适的,毕竟临城附近的地本来就抢手。
没有买到地,严舒窈又想着买个偏僻点的庄子也行,可合适的庄子也没有。
要么太大太贵,要么太偏僻值不上那个价。
直到昨儿下午,牙人来信儿和严舒窈说了一个合适的地方。
离着临城步行一刻多钟的杨家坝,有一处山头,原来的主家要举家搬去京城,临城的产业就要全部处理了。
宅院田地这些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就是这处山头,一直找不到人接手。
这处山头与大山相连,连接的地方都是特别高大的树木,所以里头那一部分没有办法进行粮食的种植。
山地面积大约有40几亩大小,从山脚下到山头上大约走上半炷香的时间。
山脚下原主家建了一排简易的茅草屋,里头还养了两头牛。
原主家决定的突然,卖的急,要价八百两。
严舒窈意动,打算亲自去看看,她把银票都带上了,要是合适,当场就能定下来。
第二天一早,严舒窈带着林和贞,坐着马车随着牙人去了杨家坝,这一路还比较平坦,不论是步行还是坐车感受估计都不错。
山头的主家姓杨,是土生土长的杨家坝人,不过他生了一个能耐儿子,已经在京城娶妻生子,买房置地了。
他娶的夫人,是家里独女,虽不是入赘,却也说好了要帮岳家养老。
又担心远在临城的父母,这才来信让家人都搬过去。
杨家老两口还能怎么办,记挂着儿子孙子也只能卖了这里的产业,投奔儿子去。
一到山脚下,杨老爷就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见严舒窈过来,立马笑着给她介绍。
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杨老爷看着长大的。
“夫人,若是你买了我家的这座山头,保准吃不了亏!
里头不仅有四十几亩山地,挨着深山那一片,也是可以栽种的,那里可没人管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