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秦知译手底下能人虽多,却大多为武将,像李盼儿一般能很好的完成政务并且一心一意辅助他的人并不是太多。
朝上已经有了更多支持他的声音,估计出了正月,这皇朝就得改姓秦了,他要做的,就更多了。
朝堂上对于李盼儿身为女子却要抛头露面之事颇有争议,不过李盼儿在北地就已经掌权,还很有成就。
且李盼儿在京城也拉拢了一些势力,加上秦知译本人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就这样,李盼儿在京中越来越如鱼得水。
甚至到了后头,秦知译桌案上的公文,李盼儿都可以帮着建议了,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象征着她离权利的中心越来越近。
正月的最后一天,朝堂上所有官员跪求秦知译登基,大有一副秦知译不点头,众人就不起的模样。
这一次,秦知译终于坐上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钦天监测算吉日,秦知译从中挑选了二月十八。
其实就是立马登基也是可行的,毕竟该准备不该准备的东西,他都早早的就准备好了。
面上留些时间准备,这样才不容易落人话柄。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回了秦家,或者说秦家也早就等着这一刻了,府门口的爆竹声声响,许久才停歇。
终于落到实处了,秦母喜不胜收,她甚至还轻蔑的看了李盼儿两眼,随后又移转了目光。
李盼儿也只做不知,这个关头,她可不想和秦母吵起来,不然吃亏的只会是她自己。
她要做的,是一个有气度的媳妇,毕竟现在她还没有坐上后位呢。
要是秦母借机使坏就不好了。
随着秦知译登基的日子越来越近,李盼儿也越来越急。
因为,秦母打算让秦知译重新挑选新妇,这个后位,她认为李盼儿无才无德不匹配。
秦知译虽然并不认同秦母,却也被影响了,他在立后一事上拖拖拉拉的,全然忘了他早早的就答应了李盼儿。
好在老天爷都在帮助李盼儿,在登基大典的前两日,她感觉自己疑似有孕,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范嬷嬷就帮她想好了办法。
李盼儿在言语中激怒了秦母,秦母借机给李盼儿立规矩,然后李盼儿就晕倒了。
府医一诊,嗯,有孕且有滑胎的风险。
这下,秦知译十分自责,连秦母都开始后悔了。
秦知译都已经二十七了,这还是他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很珍贵的。
然后,李盼儿的后位就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