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一切都只是他们猜测,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次日一早,萧家就开始装扮起来了。
门窗,屋檐,花草树木,各处都点缀十分喜庆。
萧母一个劲儿的嚷嚷没必要这么铺张,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住。
萧启笑着道:“娘,这怎么算是铺张浪费呢,儿子挣的东西不就是您的,好不容易能在家给您庆贺生辰,可不得费点心思嘛。”
严舒窈也配合道:“娘,夫君说的在理,也是因为您培养的好,我们做晚辈的才有今日这番成就。
我们呀,都得好生谢谢您呢!”
严舒窈说的真心,若不是萧母帮她做好那些后勤工作,她也不会有那么多时间在外面忙活。
当然,也不是说全靠萧母,只是其中不乏感激之情。
虽然婆媳多年,两人也有一些嫌隙,可总的来说,还算和谐。
紧接着,萧启的三个姐姐也左一句右一句的恭维萧母,萧母乐的牙不见牙。
特别是萧启的大姐萧玉华,当初嫁人之后和娘家就处的不大好,可谁叫萧家能耐啊。
萧启就不说了,当初定江山时就已经是三品将军,经过这么些年的努力,又往上升了一品。
到了他这个地步,再往上是不容易了,可只要他自己不胡来,那保萧家三世荣华还是可以的。
严舒窈也有本事,凭借女子之身,居然能做到一州知府的位置,更别说她手底下还有许多挣钱的营生了。
更何况严舒窈和当今皇后亲如姐妹,每年年节京里都还有节礼来呢。
再说萧玉华嫁的吴家,本就只是主家底下得用的掌柜,乱世一来,人家自身都难保,又怎么会顾及到底下人。
还是后头世道太平些了,又打听到了萧家的日子好过,才投靠过来的。
萧母对于带坏她大女儿的吴家一家子并不太喜,可好歹萧玉华是她肚子里出来的,外孙都好几个,还是给了一些优待,多少让他们能过得安稳些。
至于吴家一家子所期盼的更多的,那是没有的。
吴家人虽然不太满足,可地位实在悬殊,而且当初萧玉华那张嘴不仅气极了萧母,和严舒窈闹的也不太痛快,还能怎么着,只能期盼慢慢修复关系吧。
严舒窈对于萧玉华,倒没有翻旧账,只是也没有多少喜欢罢了。
当然,看在萧启和萧家长辈的份上,大面上还是过得去的,比起另外两个姐姐,少了好几分亲近。
萧家几姐妹里,严舒窈最喜欢的要属萧玉芬,倒不是因为萧玉芬给她帮忙亦或是相处的久的缘故。
主要是因为萧玉芬这人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