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番外·司马明轩篇(续)】(2 / 2)

问一问这句话,究竟是否出自她的属意。

司马明轩许久没有如现在一般,像个毛头小子一样,心绪激动,情难自抑,冒冒失失。

不,应该说,他从未有过此刻这般情窦初开,心花怒放的时候。

公主和亲联姻,不同于普通的赐婚。

一般和亲赐婚圣旨颁布之后,礼部就会早早开始筹备公主的婚礼。

因为和亲公主远嫁,大多并无还乡之望。所以皇帝为弥补对她们情感上的亏欠,以及彰显本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会赐给公主们极其丰厚的嫁妆与众多随行人员。

定好婚期后,公主远嫁,路途遥远,一般由会夫君亲自,或是派遣地位尊贵的使者,来京城或者两国边界迎娶。

乐安公主作为梁朝帝后的掌上明珠,嫁妆和随行人员更是需要精挑细选、仔细准备。

司马明轩对两人的婚礼格外重视,也需要充足的时间筹备。

虽然他私心里是想要越早成婚越好。

因为只有将她真正留在自己身边,留在晋国这个属于他的势力范围内的地方,他才有种真的得到了她的眷顾,这一切不是他的一场梦的真实感。

但他也不想把人生仅有一次的婚事,准备得过于仓促。

他不想让这个会留在两人记忆里一辈子的回忆,出现任何一个失误或者意外。

婚期是梁皇问过温舒窈的意见之后,和司马明轩商议的,定在了第二年的春天。

司马明轩定好婚期之后就带着使团,启程回晋国了。

离婚期不足一年,还有许多需要准备的事项。

离开之前,他给温舒窈留下了一万两白银,作为这大半年置办衣服首饰、外出用膳逛瓦舍的“月例”(零用钱)。

虽然他知道乐安公主一定不缺钱花,但他觉得自己如今作为未婚夫,有权利也有义务,同梁皇和皇后一样,给她备些体己钱。

他还留下了一个晋国的使臣,便于和梁朝沟通联姻一切事宜,以及随时听候乐安公主吩咐。

——————————

翌年阳春。

婚期将至,司马明轩已经携接亲的使团进入了梁朝边境,还有两日就会抵达京城。

这大半年,他与温舒窈每月都会相互通信。

不是他不想每周写,每日写。

而是这大半年来,温舒窈在暗卫的保护下,带着宫人和侍卫在京城附近的几个州县游玩了一遭。

因为温舒窈的地址会变,中间负责传递书信的晋国使臣,每次都需要亲自赶去她所到的新州县,所以无法传信太过频繁。

司马明轩也知道,温舒窈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对梁朝目前的农耕、盐铁冶炼之类的技术和工具的改良意见,整理出来交给了周恭帝。

她也在信中问了他晋国这些技艺和用具的情况,他也没有隐瞒地一一如实告知。

对他而言,在温舒窈应下求娶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是他的妻子。她的国家也会是晋国最坚固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