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番外·耶律和泽篇(续)】(2 / 2)

耶律和泽的眼神里满是欢喜、坚定和真诚,少年人的爱意,直白又热烈。

温舒窈笑着接过狼牙项链,戴在自己的脖子上,低头垂眸,抚摸着狼牙上的纹路,“真好看,乐安会好好珍藏的。”

随后她从自己身上取下一只香囊,递给耶律和泽,“这是乐安自己做的香囊,赠与二王子。”

耶律和泽接过绣着并蒂莲的锦囊,脸上的笑容再次绽放。

他的汉语老师曾经告诉过他,在中原,女子赠香囊给男子,表达的就是爱慕之意。

并蒂莲,寓意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美满,也寓意好运连连,喜庆吉祥。

所以他并不是单相思,公主至少也是有那么一点心悦于他的。

耶律和泽珍重地将香囊系于腰间,抬眸看向温舒窈,“我会每日戴在身上,若是想公主了,就睹物思人,暂解相思之苦。”

————————

翌年。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随着迎亲队伍和公主銮驾进入辽国,耶律和泽陪温舒窈坐在马车中,时不时给她介绍沿途经过的城邦、部落,讲解看见的风土人情。

终于,队伍抵达了辽国的都城。

契丹作为游牧民族,族人服饰以羊狐皮裘居多。而贵族官吏则以貂裘为主,并且穿丝绢服饰。

居住以帐幕为主,也有贵族居住在宫室。

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一年四季到各地巡狩,宫帐的所在地就是“捺钵”,又称四时捺钵。

所有契丹大小内外臣僚都必从行。毡车为营,帐幕为宫。

春捺钵也称“春水”,设在便于放鹰捕杀天鹅、野鸭、大雁和凿冰钩鱼的临水处。

因此耶律和泽和温舒窈的婚礼,也将在春捺钵的宫帐中举行。

今年春捺钵设在鸭子河泺,东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四面皆沙埚,多榆柳杏林。

辽帝已于大帐置酒设宴,为送亲的梁朝使团和迎娶公主的辽国队伍接风。

阳春三月,冰雪消融,天鹅飞回,是契丹开始纵鹰捕鹅猎雁的时间。

辽帝特意定在今日捕捉头鹅,首献宗庙,祭祀祖先,然后设“头鹅宴”为众人接风,群臣各献酒果,开怀畅饮,歌舞相伴。

温舒窈的到来得到了可汗和可敦的热烈欢迎,尤其是在她用耶律和泽在路上教她的契丹话,同两人问好时,可汗更是开怀大笑,高声夸赞。

耶律和泽对温舒窈一教便会、过耳不忘的语言天赋,非常地惊喜和佩服。

原本担心她日后在契丹生活,会因为语言不通而不便的担心也减轻了许多。

案几上摆着炖鹅,烤羊肉,牛羊濡肉、肉干,奶糕、奶干,饼、糜粥,蜜饯、果脯,水果、牛乳和马奶酒,很是丰盛。

耶律和泽弯腰凑近坐在身旁的温舒窈,温声道,“若是不合胃口,就少吃一些,一会回营帐后,我给你做中原的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