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舒窈现在就是在去榆林大队所在的南市的火车上。
这趟火车,从京市开往羊城,南市只是中间的途经站。
还有二十分钟,火车就会抵达南市的火车站。
温舒窈这个身份的父亲,为小女儿安排的是软卧车厢。
这个年代的软卧车厢,普通人是买不到票的,需要达到一定的职级才允许购买。
因此在520的监控下,发现整个软卧车厢只有温舒窈一个下乡知青,其他的都是出差的干部和外国友人。
520通过系统监测的画面进行数据分析,圈出了十几个同样在南市站下车的下乡知青。
大部分在卧铺车厢,少数几个在硬座车厢。
温舒窈快速浏览了一遍,将这些人的样貌记在了脑海里。
以便下火车之后,如果找不到知青办接应的人,还可以定位这些人的去向,找到集合点。
还好,火车到站后,温舒窈拉着唯一的行李箱,一下车就越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了火车站门口“热烈欢迎知识青年来南市插队落户”的红底白字的横幅。
以及横幅下停着的几辆大卡车,和一群带着红袖章、穿着蓝黑色棉衣棉裤的知青办干部。
因为是夏天,温家人也早就把重的行李和棉被,都寄到了榆江公社所在的榆江县城的邮局。
所以温舒窈拉着温母在友谊商店给小女儿买的牛皮行李箱,倒是没怎么费力就走到了横幅下的知青集合点。
出示“插队落户介绍信”,和京市派出所的销户证明,在知青办干部手里的上山下乡花名册上核对签字,温舒窈就被其中一位女干部,温声细语地领到了一辆大卡车前。
“温同志,去往榆江县城的车就是这一辆。”女干部看了看大卡车后面被太阳晒着的车箱,转回头笑着看向温舒窈,“你在这里等我一下。”
女干部绕到大卡车的驾驶室旁边,敲了敲车门,从兜里掏出两根烟递给卡车司机,“刘师傅,我侄女要去榆江公社下乡,她身子骨弱,这大太阳天坐后车箱肯定得晒生病来,能麻烦您给她安排咱副驾驶座吗?”
刘师傅朝后视镜一看,正好对上白白嫩嫩、乖乖巧巧的温舒窈,投来的好奇的目光,立马露出一个和蔼憨厚的笑容。
转头看向女干部,接过她手里的烟,语气爽朗地笑道,“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咱侄女身体不好,当然得坐副驾驶座。咱侄女有行李不,叔帮她搬!”
打开车门下车,司机师傅跟着女干部走到温舒窈面前。
女干部抬手搂着温舒窈的肩膀,“舒窈,来,跟你刘叔打个招呼,你身体不好,这次多亏刘叔照顾,才能坐副驾驶座,不然这太阳天,你这小身板可得晒出个好歹。”
温舒窈刚才通过520已经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此时对两人的帮助也心存感谢,于是微笑着礼貌地和司机师傅打招呼,“刘叔好,谢谢刘叔。”
“甭客气,来,行李给叔,叔帮你放车上去。”刘师傅轻松地一把提起温舒窈的行李箱,“就这一个?还有别的吗?”
温舒窈:“没有了,叔,就这一个,其他的都寄到县城邮局了。谢谢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