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解放:“中午我们还请你们新知青吃饭了呢!”
吕燕冷冷地插话,“温知青午饭之后,给每人分了一根牛肉干。她可不欠你的。”
徐解放被噎得哑口无言,埋头吃饭,不挑刺了。
冯秀兰吃着碗里回到青菜蛋末杂粮饼的饭菜,视线时不时地往半开着门的卫军屋里看。
她既羡慕他们有肉吃,又羡慕他们和卫军有说有笑的相处。
她今年20岁,来自一个小城市,她爸是工人,妈妈是临时工。
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嫁了人的姐姐,还有一个弟弟。
父母都重男轻女。她和弟弟下乡,她只有衣服棉被,和政府发的下乡补贴。
弟弟却有父母准备的大包小包的行李,100块钱的零花钱。她爸还说会每个月给弟弟汇钱去,让他不用担心饿肚子。
却没有人担心她一个女孩子下乡要怎么生活。
可能是因为她从小就和姐姐一样,负责做家里的家务。做饭,烧火,洗衣服,带孩子。
所以他们完全不担心她生活不能自理。
但她家务活做得再熟练,也不代表她力气大,能做农活啊。
下乡第一年的时候,她真的很累,很痛苦。
当时看到跟她同期下乡的吴慧芳,因为干不了农活,养不活自己,最终嫁给了一个帮着她干了一个月农活的当地社员。
她也曾经动摇过。
想着是不是她这辈子就这样了。
就要留在这个大山里、农村里,和一个五大三粗的农家汉子,生儿育女过一辈子了。
正当她彷徨迷茫的时候,卫军和孙伟明下乡了。
一身将校呢军大衣,身材高大,相貌俊朗,生人勿近的气场,高岭之花的气质。
无论是家世还是外貌,都让冯秀兰在人生最低谷,最黑暗的时候,看到了改变人生的希望的曙光。
从那一天起,冯秀兰又回到了平日里,温柔贤惠善良的样子。
在城里时,这样的人设有利于她在相亲时,找到一户好人家。
就跟她姐姐一样,因为邻居交口称赞,温柔贤惠又能干,一个人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起居,还很会带弟弟妹妹。所以她姐嫁给了同厂科长的儿子。
她姐回娘家时,也一直是这样告诉她的。她的夫家只能靠她自己争取,否则岁数大了,爸妈一定会以彩礼钱高低,来帮她挑选夫家。到时候是个什么歪瓜裂枣就不一定了。
所以对于卫军,她势在必得。
性格高冷的人,一定很需要来自别人的温暖。
应该很容易被拥有温柔、热心、温暖、善良、贤惠、乐于助人……这些特质的人所吸引。
所以冯秀兰这一年来,一直都在知青点坚持塑立着,温柔大度、贤惠能干、乐于助人的知心姐姐的形象。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见什么成效。
但除了孙伟明这个发小,卫军对谁都冷冰冰的,所以她一直觉得是自己努力的时间还不够。
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
只要她坚持,总有一天,卫军这座冰山会被她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