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宣城日常(2 / 2)

林兰算起来也快及笄了,之前他承诺过林兰及笄会送一套首饰的,正好这时候来了就看看,有合适的就带回去。

伙计道:“客人是想买金的还是银的?簪子还是手镯耳饰?”

林竹想了想:“先看金的,簪子吧。”

伙计带林竹来到正中间,从上了锁的抽屉里拿出了五个长方形的盒子,一一打开,里面是打造成各种花样的簪子。

第一个盒子里躺着是细长的金簪,顶上是指肚大的荷花,中间镶嵌着红色的玛瑙,簪子不大,大约一两半黄金的重量。

“这是我们铺子里新出的簪子,样式好看,您看这顶上的玛瑙,亮晶晶的,多喜庆啊,价格也不贵,30两银子。”

第二个是牡丹造型的,花蕊是用粉色的珍珠镶嵌的,这个更贵,50两。

第三个第四个......伙计一一介绍了,林竹听着,都觉得心疼。

果然女人的钱最好赚,这首饰什么的也太贵了!

不是林竹小气,而是之前给林梅补的及笄礼物只花了十两,若是林兰的买那么贵的,怕林梅知道了不开心。

林竹看着伙计口若悬河,打断道:“不好意思,我想先看看耳饰。”

他想好了,买不了金簪还买不了耳环了吗,他就不信耳饰那么点分量还能收他几十两银子?

铺子的伙计也是见惯了来看首饰头面的客人,知道林竹这是嫌这些簪子贵。

他乐呵呵的把簪子放回去,脸色不变道:“好嘞,客人您移步右边。”

耳饰的价钱果然比簪子便宜许多。

伙计给林竹介绍了几对耳环,林竹看了一圈,选了一对坠着小金葫芦的耳环。

葫芦又名‘福禄’,这对小金葫芦打造的很精巧,上面还刻了花纹,瞧着很是讨喜。

林竹问:“这一对多少银子?”

伙计道:“客人好眼力,这葫芦耳饰最适合少女佩戴了,这一对承惠12两银子。”

十二两,倒也在林竹的预算之内。

不过买东西林竹都习惯砍价:“十二两?有点贵啊。”

伙计道;“不贵了客人,您看这小金葫芦多讨巧,光是这做工就花了我们老师傅好些功夫呢。”

林竹掂量了一下这对耳饰的重量,道:“可这分量实在是轻巧啊。”

伙计也是知道林竹的意思,这是想着能讨点价格呢。

“这样吧客人,这耳饰是定死了价格的,我们也改不了,不若这样,您要是诚心想要这对耳饰的话,我们在而外送您一对银耳环,这可是我们回头客才有的添头,送给客人您就当是交个朋友了,以后要买首饰什么的记得认准我们福满金楼的招牌。”

林竹莞尔,果然套路都是一样样式的,这不就是现代买一送一的雏形吗?

伙计说着,从另一个抽屉里抽出了一个盒子,打开里头有三对银耳饰,都是打造的简单小巧的样式。

林竹佯装为难片刻,才勉强道:“行吧,记得给我送一对最好的。”

“客人您挑,选中哪对我给您送哪对。”

林竹后面挑了一对叶子造型的,让伙计去结账。

付钱的时候,林竹付了一张十两的银票和二两碎银子。

临出门的时候,金铺的二楼下来了一位带着幂篱的妇人,穿着华贵,紫色的绸衣上绣着大朵的牡丹花,一看就价值不菲。

林竹问伙计:“你们二楼也是卖首饰的吗?”

伙计道:“是的,不过二楼不一样,那上面的头面都是按套卖的,一套有手镯,簪子,项链,步摇或者耳坠,全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倾国倾城也不为过,这价格嘛,也是独一无二的。”

伙计的言外之意林竹听懂了,就是贵!非常贵的意思。

林兰来了兴致,问道:“这价格有多独一无二?”

伙计看了看周围,见没有人注意到他们,方道:“我先前上去看过一次,那上面有一套翡翠头面,就一个镯子一个簪子和一个串珠,就要三千两!”

林竹:“.......果然很独特。”

“那是,二楼我们开放的少,一般都是关上的,只有贵客来了才打开。”

林竹理解,价格如此美丽,动辄上千两银子的,非常人能消费的起,换句话说,就是VIp客人才能上去的,像他这种普通客人也就只能在一楼逛逛了。

林竹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这次来宣城,除了身上有十两的碎银子,他还带了一百两银票过来的,这是为了以防万一的,这一下就去掉了十二两,后面的日子可不能花钱大手大脚了。

毕竟他们还要在宣城住一个月呢,林竹算过了,按照宣城的物价,这里一个粗面馒头都要1文钱,素包子两文一个,肉包子三文一个,比清河镇贵一文,也就是说,他和林阳这一月大约花销就是2两银子,当然,这是在正常花销的情况下。

算上房租和来回的路费,这一趟出来大约就是要10两银子。

看着好像不多,可这十两银子在林家村可是要一家老小挣一年才能挣到的。

林竹冷漠脸,难怪近年林家村都没有出过童生呢,就这个花销,寻常人家一两年的收入才堪堪够家里小子科考一起,要不是林竹有开铺子这份收入,怕是也要再三掂量要不要让林阳走这条路了。

实在太烧银子了。

林竹逛了一圈,还别说,这些步摇簪子都金光闪闪的,是挺好看,就是他负担不起。

铺子的伙计把耳饰包好递给林竹。

林竹把小盒子放入胸口袋子里,转身回去了。

小木盒硌得慌,林竹买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懒得在街上晃悠,去集市买了点菜就打算回家了。

林阳还未回来,林竹回房里把东西放好,就去灶房忙活了。

如今接近申时,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林竹在路上过了两日,洗漱也不方便,正好这时候林阳不在,他也能抽空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