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个地都能打起来,不能让你们这样瞎搞。”
“我刚才考虑过了,所有的土地都集中起来,大家组成一个大队,共同耕种这些土地。”
听到不分地了,大家不乐意了,他们觉得向棠平出尔反尔。
“你说什么?不分地了?我们起那么早,白来了?不行,我们今天必须要分地。”
向棠平没办法,看反对声浪那么高,只能采取折中的法子。
“那这样吧,我们换个方法,想要单干的,可以拿着分到的土地,自己去单干。想要集中土地的,可以把你们分到的土地,全部集中起来,大家一起耕种。”
向棠平的方法一出,村民立马做出自己的选择。
那些大姓,几乎都选择单干,而那些小姓,则选择报团,把土地集中起来,一起耕种。
当然,荔枝也选择报团,虽然他不是啥好人,但是脑子是不坏的。
他当了那么多年地主,采用的方法,就是集体耕种。
只是以前佃户要给他地租,自己不用干活,现在要亲自下地,获得的粮食,大家一起吃。
就这样,单干和集体耕种,开始了一场比赛。
他们都想知道,谁的方法更好,谁的方法,能够让农民吃饱饭。
虽然才刚刚开始,向棠平却已经猜到了结局。
单干这种方法,确实能提高积极性,但那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
你一个人,既要除草,育种,又要养牛,耕地,很难做到效率最大化。
可是集体耕种后呢?有专门的人负责养牛。
养牛可是个技术活,膘肥体壮的牛,和骨瘦如柴的牛,每天耕的地差距不大,可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呢?
那差距可大了去了,大家的牛,都吃一样的草,你的牛膘肥体壮,我的牛骨瘦如柴。
产出比就不一样了,要是拉长时间看呢?
要是拉长时间看,明显是集体耕种,效率更高。
要是单干真的有用,小农经济几千年了,为什么还吃不饱?
不还是生产力的问题,要是有人专门负责研究工具,发明高效率的工具。
在集体耕种眼里,不过是多个人吃饭,多双筷子的事,但却能让集体耕种的效率,成几何倍数增长。
人家到时候开个大机器,一天就把地耕种完,你还苦哈哈的拿牛去耕地。
所以说诸君,那些说集体耕种养懒汉的,真的非蠢既坏。
这就像你开个工厂,人家工程师修个机器,能让你少损失几十万。
这时候,你非要把他踢出集体,到时候工程师吃不饱饭,你又损失几十万,图什么呢?
有时候,他确实会偷懒,上班时候摸鱼,但是人家的一个点子,能发明一个好机器,能让集体赚多少钱,有人算过吗?
最终的结果,如向棠平预料的那样,集体耕种完败单干。
最终整个蔡徐村,全部加入到集体耕种。
时间一长,整个集体出现了分工。
脑子聪明的人,集体每天养着他,让他有时间思考,发明各种高效率的农具。
当然啊,农具没有黑色的。
原本向棠平想拼命攻城的,发现这个路子非常好,于是放慢脚步,打算从农村开始实践。
这段时间里,向棠平一直在轴纹。
他想通过易守难攻的轴纹,来一次完美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