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狩猎上发生意外不知凡几,譬如射鹿时瞧错了,射中了人。”
*
行宫殿中。
萧贵妃轻轻为启德帝按压额头,陪着小心的笑,不若以往那般骄矜。
启德帝说了她两句不必如此,见她不听,依旧惶恐便也随她去了。
这次将老三贬斥回去,确实激进了点。
但为了承儿必须得这么做。
承儿幼时体弱,他暗中授意名师隐姓埋名传授武艺给他,一是为他强身健体,二也是为他日后登基做准备。
一统天下的皇帝,必然要武德充沛。
诸皇子中,除了他,便属李奕鳯最好武。
这孩子不若萧贵妃,似他一般尚武,从小数十个顶尖老师教着,自己肯学,天赋也好。
因着这个,启德帝对他的疼爱也不完全是假。
只可惜,为了承儿,鳯儿还是得让路。
狩猎头筹,必须得是承儿。
……
另一边。
皇后和太子很是惶恐,尤其是太子。
启德帝那句废了太子让李奕鳯坐的话深深烙印在他心里。
说者未必无心,听者越发在意。
尤其这个对象还是李奕鳯。
“母后,您觉不觉得很奇怪?”太子摸着茶盏,犹疑皱眉。
今日之事,父皇堪称毫不掩饰地偏袒老四。
但他又说了那等话。
一时间,叫他眼前乌云密布,难以捉摸君心。
父皇对老三的疼爱他见识了十几年,那是桩桩件件,细微到骨子里的。
举个例子。
启德帝当年因为李奕鳯一句想学武功,亲自挑选了十位天下名师。
这还不算,之后亲自陪练,最开始那些日子,下朝就去看李奕鳯练武,瞧见他初初练武时身上留下的淤青还掉了眼泪。
李奕鳯因为最开始练武过狠,病过一次,启德帝搬了折子在旁日夜批阅守候,只等了他醒来转危为安才放下心。
这等寻常人家的慈父心肠,太子是一丁点都没尝到过的。
一丁点都没有。
皇后轻轻点头,她是女人,对一些细微变化感知更甚,“确实很怪异,但也说不通。四皇子根本没有一点长处能叫人另眼相看……难道会是因为他的生母?”
皇族之中,母凭子贵居多,子凭母贵极少。
但不是没例子,萧贵妃的三皇子就算一个。
“当年宸妃多受宠啊,凭借与陛下少时青梅竹马兼表亲情意,后宫无人能敌。结果萧贵妃一出现,就变了。”
是的,宸妃娘娘入宫前是清河郡主。
她的母亲乃大商上一代唯一的嫡出长公主,身份尊贵,又嫁入世家之首崔氏。
一出生便有了郡主称号,可谓比公主还要风光。
同时宸妃幼时长在宫廷,与当时还是皇子的陛下一同长大,情意深重。
就这样,萧贵妃还能越过她,成了后宫唯二宠妃。
说一句三皇子是子凭母贵一点不虚。
“母后,老四的生母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