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西汉扶平侯,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之孙、王骏之子。
历任刺史、郡守、御史大夫、大司农、卫尉、左将军、大司空,封扶平侯。
安汉公王莽专权于朝,篡位之心日益明显之时,王崇无力回天,为保名节,欲称病乞骸骨归于乡里,未成,后被傅婢毒死。
王吉祖孙三代皆以贤称著于史,又王崇之子王遵光武帝嘉其忠义。
王遵,字子春,新莽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为人豪侠,有辩才。
更始元年,与隗嚣同时起兵,后投归更始帝刘玄。
更始三年,诸将想劫持刘玄东归,当时隗嚣参与此次谋划,事情败露,刘玄派人召隗嚣,隗嚣称病不去,与王遵等率军自守。
刘玄派邓晔率军包围隗嚣,隗嚣突破包围,占据原来地盘,自称西州上将军,任王遵为大将军。
王遵虽与隗嚣一起举兵,但常有归附东汉的意向,建武六年,东汉光武帝刘秀招降王遵,任他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
建武八年,光武帝亲率诸将西征,派王遵持节监大司马吴汉留屯于长安。
王遵知道隗嚣必败,便以书信劝旧交隗嚣部将牛邯归顺东汉。
其后王遵之子王音,为大将军掾,魏郡元城,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兄弟。
任侍中时,京兆尹王章曾被王音的堂兄王凤举荐,但是王章十分不满王凤专权,密陈成帝刘骜,请求诛杀王凤,任用贤良。
刘骜不忍杀舅,王音偷听到这个消息,赶忙报告王凤,王凤诬陷王章,王音因此得到王凤信任,擢升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王音之子王融,字元长,琅琊临沂,南朝齐大臣、文学家,东晋宰相王导六世孙,庐陵太守王道琰的儿子。
聪慧过人,博涉经籍,富有文才,举秀才出身,进入竟陵王萧子良幕府,名列竟陵八友之一,极受赏识。
累迁太子舍人,兼任主客郎中,接待北魏使者,累迁中书侍郎,加号宁朔将军。
齐武帝病重时,支持竟陵王萧子良的夺嫡活动,永明十一年坐罪被杀,时年二十七岁。
王融之子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
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去世,年八十五,谥号元,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王祥性情非常孝顺,他的生母薛氏早逝,继母朱氏对他并不好,多次在王祥父亲面前说王祥的坏话。
所以王祥的父亲也不喜欢他,常让他打扫牛圈,但王祥却更加恭谨。父母有病时日夜伺候,不脱衣睡觉,汤药必自己先尝。
王祥家有棵红沙果树结了果实,母亲令王祥守护,每逢有大风雨,王祥总是抱住树哭泣。他的孝心就是如此专诚而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