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公主府四爷,仪表堂堂,才德兼备,乃宗室之翘楚。武宁郡主,端庄大方,娴于礼义,为闺阁之典范。二人年齿相当,门当户对。朕心甚悦,特赐婚于二人。着礼部择良辰吉日,筹备大婚事宜。钦此
昭明帝这道赐婚圣旨一下,如巨石入水,在京城激起千层浪。
武安侯夫人出自书香世家,为人温婉和善,对礼仪规制熟稔于心,人脉广阔,在诸多场合都能周旋自如。
承恩侯夫人则出身将门,行事果敢利落,有她们出面做这中间人,这婚事的里里外外,不愁理不顺当。
“请长公主安。”
林秀娘直接起身相迎,将两人扶起,引至座旁。
“想必两位侯夫人也听说了四郎与清宜的婚事。本宫便想着有二位夫人帮着在中间牵线搭桥。”
武安侯夫人微微点头:“殿下放心,我定倾尽全力。武宁侯府那边,我也略有些交情,必能将话传到,把心意表全。”
承恩侯夫人也笑着道:“长公主所托,老身自当尽力。”
林秀娘笑着点点头将准备好的求亲事宜一一说来,从纳采该备的礼物、仪式流程,到纳吉的讲究,事无巨细,两位侯夫人皆用心聆听,不时还提点几句。
数日后,风和日丽,两辆装饰精美的马车缓缓停在了武宁侯府门前。
此时的武宁侯府内,丫鬟和小厮们早已整齐的列队等候多时。
他们见到贵客临门,不敢有丝毫怠慢,急忙一路小跑前去通禀。
而老夫人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无法亲自出来迎接,便由武宁郡主代为出面。
郡主裴清宜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
她今日略施粉黛,一身淡蓝色的长裙更衬得她肌肤如雪,亭亭玉立。
其面容姣好,温婉动人之中又隐隐透出几分少女的娇俏可爱。
承恩侯夫人一眼望见郡主走来,心中不禁暗自赞叹。
裴清宜行至近前,微微福身行礼道:“祖母近日身子略有不适,清宜特代祖母前来迎接二位侯夫人。还望二位侯夫人莫要怪罪。”
承恩侯夫人满面笑容地上前一步亲切道:“这一转眼的功夫,武宁郡主竟已出落成这般标致的大姑娘啦!”
一旁的武安侯夫人也微笑着点头。
裴清宜略带羞涩的低下了头,双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随后,三位女子一同迈步走进了府中的忠义堂。
这忠义堂的乃是当年昭明帝御笔亲题所赐的匾额,彰显着皇家对武宁侯府的恩宠与器重。
此刻,武宁侯老夫人正端坐于堂上首的炕上。当她看到两位侯夫人到来时,便想要站起身来相迎。
承恩侯夫人眼疾手快,赶忙快步上前扶住老夫人,柔声说道:“老姐姐,我们之间何须如此多礼呢?”
武宁侯老夫人笑着应声道:“好好好,那咱们姐妹几个就别客气啦,都赶紧落座吧。”
两人依言入座。丫鬟们鱼贯而入,为两人奉上一杯热茶,来暖身子。
承恩侯夫人轻抿一口茶水,放下茶杯后道:“今日老身与武安侯夫人特意前来向老姐姐贺喜!”
一旁的武安侯夫人点头附和道:“可不是嘛,这桩婚事真可谓是天作之合,想来日后郡主的日子必定会甜甜蜜蜜呢。”
老夫人闻言微微一笑,微微颔首道:“那就承二位侯夫人的吉言啦。”
此时,坐在一旁的郡主双颊泛起一抹绯红之色,宛如春日里盛开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自那以后,承恩侯夫人和武安侯夫人便时常往来于两府之间,不辞辛劳地充当起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