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下岗潮(2 / 2)

胡海波听了媳妇儿的问话,心里咯噔一声,以为媳妇儿知道自己下岗了,接下来听到媳妇的话,放下心来。

“还好,我们厂也下岗了很多人。”

下午上班的要上班,上学的要上学。因今天午饭吃晚了,女儿吃完饭就背着书包走了。

于红艳下午要去街道开会,就简单交代了两句先去上班了。

丈夫是省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是省市两级劳模,还是班组长。

丈夫和女儿一直是她的骄傲,走到哪儿都会被人夸两句,知道的人没有不羡慕她的。

所以她并没有注意到丈夫的不自然,也万万没想到丈夫会下岗。

胡海波一下午,在各个地方骑着自行车乱逛,看能不能找点活干。

他没有去厂里找领导,他在厂里这些年也看明白了,他从研发组提拔到车间里当班组长,实际上就是因为厂技术科的科长赵括不希望他在技术科。

人家的舅舅是是工业局长,谁能得罪的起,他就一小老百姓,自古民不与官斗,他都躲在车间里这么多年,尽量不出头,可还是没躲过。

踏实工作的胡海波,技术过硬,勤勤恳恳,每年都被工友选举成先进,他也没办法拒绝不是。

在市区转了一下午,终于还是找了一个推水泥的建筑小工。

一天七块五,中午管一顿饭,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还不错。

虽然只能干半个月,但总比没事做强。

每天早出晚归的胡海波,终于又一次失业了。

老板很有良心,把工资结全额给了他。112块5,还不到自己厂里发工资的一半,还有六天就是发工资的日子了,他至少还要挣50块钱,才能不让媳妇儿怀疑。

现在所有的工厂都发不了全额工资,但至少发半工资,他还不能放松。

今天还要去继续找活干,他可不敢有任何的懈怠,更不敢让父母媳妇儿、兄弟姐妹们知道自己下岗了,不能让女儿失望。

他骑着自行车继续穿街走巷的找工地,希望还能找到一个当小工的机会。

前几天他就感觉到了,他刚刚完工的小工地,每天都有人来找工作,其中还有一个和他同厂的工友。

虽然不熟悉,但是都互相认识,是包装车间的。

那工友看到他时,装作不认识,他也没打招呼,大家心照不宣。

“周大爷,你还要抱你的收音机去修啊?都修了四五回了,不行你让儿子给你买台新的算了!”

“那可不行,这可是我评为省优秀教师的奖品,可是荣誉。

我再换个修理部,找个技术好的师傅看看,这可是魔都生产的。”

“好好好!我知道了,就是86年那次是不是?那你快去吧。”

正好路过的胡海波,听到巷子里两个老人的对话,他突然眼前一亮!

对呀!修家电呀!这个他熟啊!他怎么没想到,这好事儿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别说收音机了,录音机电视机他都会修,不要太容易,他可是专业的。

想到这,胡海波马上掉过车头,向那推着自行车载着收音机的老人追去。

“老先生您好!您是要去修收音机吗?我之前是无线电厂的,可以让我试一试吗?您放心,我可是技术员出身,保准能修好。”

老人看着叫住自己的胡海波,有点犯懵,自己可不认识,拦着自己要修自己的宝贝,他有点犹豫。

想拒绝,又看到人年轻人一脸期待,退休前是老师的他,看到这么一副渴望的脸,他实在是于心不忍。

“小伙子,我这个收音机都修了四五回了,每次修好,隔不了多久又坏了,我这次是想找个高手帮忙看看,你?”

“老先生,我肯定行!您放心,修不好我赔您个新的。”

“那倒不至于,你既然这么有信心,那去我家修修?”

胡海波到了老人家里,知道老人姓周,是市一中退休教师。

拆开收音机发现,仔细检查了一下,原来是有一个二极管看着是好的,其实已经到了寿命的终点。

他手上没有配件,也没有能制造的设备,他给周老师说明了情况,他下午可以去无线电厂找人造一个。

他骑着车到了厂里,虽然下岗了,可进厂还是没啥麻烦的。

他找到车间主任,想制造一个xxx型号的二极管,车间主任也没为难他。

用了半个多小时,照着那个坏了的二极管造出一个好的。

感谢了主任后,就回家了。

收音机把二极管换好后,胡海波又在院子里清理干净了灰尘,重新装好后,收音机的效果非常好。

周老师很满意,给了胡海波十块钱,胡海波不同意,只收了五块。

周老师老邻居们知道后,纷纷夸奖胡海波技术高超,人品好。

胡海波准备走的时候,有一个大妈问他会不会修电视?这是来大 活了!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在这一带干了五六天,胡海波一共修好八台收音机,五台录音机,四台电视机,还修好了十一具电风扇,四辆自行车。

还真是个多元化修理人才,也给他带来了二百七十二块的收益。

回家的路上,他很开心。骑着自行车在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多买了点菜,还买了一条鱼,虽没有早上那么新鲜,但还可以。

哼着一把火的调调,开心的回家了。

“爸爸!你回来了!还买鱼了,太棒了爸爸,我早就想吃鱼了。嘻嘻!”

看着女儿的笑脸,胡海波也十分开心,女儿的笑能治愈他所有的劳累,这些天的辛苦没白费。

“好好!爸爸现在去把鱼洗了,等妈妈回来做给佳佳宝贝女儿吃好不好?你去写作业,写完了就玩会儿,爸爸去收拾鱼。”

“爸爸!我作业写完了,让我来帮忙吧,我可以的!”

看着女儿希翼的眼神,胡海波今天高兴,也不忍拒绝女儿。

“好,那你把菜摘一摘,一会爸爸洗。”

父女俩开心的做着家务,于红艳回家看到的就是父女开心厨房的画面。

她丈夫是宠女儿的,这时还没有女儿奴一说,小学一年级时,女儿在学校闯祸了,是胡海波偷偷自己去处理的。

于红艳是在后来听说的,胡海波一个省劳模,又是班组长,在学校低声下气的替女儿给老师赔礼,给家长道歉。

还瞒着自己,后来因为这事自己批评了女儿,为此胡海波和她冷战了大半个月。

他也是服了这个男人,宠女儿无下限,就是这种人。

平时丈夫是很反对女儿做家务的,后来她也习惯了,宠就宠吧,反正女儿也争气,除了一年级那次将人家小男孩打哭了,后来再没发生过。

今天的父女快乐厨房,反而让她很欣慰,哪有女孩子不会做家务的,但丈夫这个样子,她也没啥好办法,她也不想和丈夫闹别扭。

今天的一幕,反而是她最愿意看到的。丈夫脑子开窍了?还有这好事儿!

嗯嗯,真好!她进门后也不去厨房打扰,让父女俩在厨房里先干活。

女儿三年级后就提出想学做饭,可丈夫拉着脸不点头,她也不去找晦气直接拒绝女儿,前几天也没同意。

其实她心里是千愿万愿的想教女儿做饭。

听到丈夫和女儿在厨房里欢笑,她也十二分愉快,丈夫和女儿就是她的全部。

收拾了一下房间,又想起了今天的无助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区里给堵的密不透风。

那死一般寂静,压抑的自己一下午都没喝口水,下岗职工和家属的要求真的不高,他们就是想安稳的吃碗饭而已。

就是为了能工作,这么低的要求,可就是没有办法满足。

于红艳偷偷的叹息了一声,她也没办法,她就一街道好联干部,只能尽人事了。

她可不能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丈夫工作也不容易,天天了去上班,还不知这个月工资能发百分之多少?

还要给公公婆婆养老钱,这个月肯定又要紧一紧了。

“红艳儿,该你大显身手了!我和佳佳都收拾好了。”

“哟!还买了鱼!真不错,交给我了。”

“妈妈!好大一条鱼,今天的菜是我摘的,也是我洗的,爸爸不让我切,要不然我也能切好。嘻嘻!”

女儿开心邀功着。

炒了俩菜,又把鱼做好了。

一家人开心的吃着饭,饭刚吃到一半,就听见门外有人焦急l的喊:

“于干事在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