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后的腾冲前沿指挥部处。
霍嵩山,方天逸,黄璟等参战人员纷纷亲临前线慰问将士。
他们没有忽视这次慰问的重要性,因为这对于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霍嵩山作为此次战役的最高指挥官,站在一处凹形的小坡处,激昂的喊了起来。
“弟兄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父母妻儿、我们的未来。我们没有退缩的机会,没有失败的机会。
向前冲,杀光鬼子,收复腾冲,重开滇缅公路!”
随着霍嵩山的喊话结束,一个个战士们紧紧攥紧了自己的枪支,纷纷齐声高呼,一时间他们的声音如同狂风一般激昂、如同海浪一般汹涌澎湃。
这一刻,霍嵩山、方天逸、黄璟等人都感到无比的欣慰。
不管他们先前是因为什么来到了滇西之地,来到了远征军。
但是此刻他们只知道,在他们身后有着无数人期待着,等着他们的好消息。
回到指挥部的众人纷纷围在临时搭建在中央的沙盘桌边上,作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霍嵩山正拿着指挥棍扫视在场人员。
用其低沉,但却充满了威严的声音说道:“诸位,命令如下。”
众人一听,纷纷立正挺直了腰板。
“53军进攻蜚凤山,54军进攻宝凤山。”说着霍嵩山看向黄璟,“黄师长,你们进攻飞凤山,我亲自坐镇佯攻来凤山。
总之,此战有死无生,夺回腾冲,我亲自去山城找老头子为你们请功。”
————
龙陵前线。
南天门的丢失,使得鬼子怒江的防线成了一纸空谈。大量的物资弹药源源不断的通过行天渡送往前线战场。
这对于人数处于劣势的鬼子来说意味着一种不太美妙的结局拉开了序幕。
此时松山佑三面对武装精良,十倍人数于己的远征军,感到力不从心。
当初以一当十势不可挡的辉煌时代便已经一去不复返,膏药旗正在不可挽回地走向没落。
时代趋势注定了他的雄心壮志无法变成现实。
“将军,148联队再次发来求援信,我们是否回复呢?”
松山佑三听着自己参谋长的话,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说道:“传令藏重康美,让他学习竹内连山,战至一兵一卒。
放弃了分散的据点和隘口,集中利用腾冲外围的每一座山头、每一道工事进行抵抗,把杀伤每一个敌军和拖延每一分钟时间都看作缩短通向胜利道路的保障。
待到我军接了龙陵之围后,将火速支援腾冲。”
————
当各部均到达指定位置之后。
身处在城东有飞凤山前线的黄璟,正手持望远镜打量着前面大山。
此时龙文章带着一个身穿当地服饰的中年人来到黄璟面前:“师座,这位是齐连平,是附近村子的村长。
我们初到此地,正好需要一个向导,便带着他过来了。”
齐连平一听眼前的年轻人是个师长的时候,整个人瞬间有些慌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