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有话跟谢泷西说(1 / 2)

谢卫红的质问让余素敏脸白了一瞬。

但也只是一瞬,谢卫红还想再说什么,余素敏已经不再给她机会。

“你大了,我管不了你了,你想去哪儿去哪,只要你不后悔。”

说完,余素敏就出了房间。

回到自己房间后,余素敏看着谢岳平的书桌,长久地凝望着。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若无其事地出门。

不管谢卫红怎么闹腾,总归是个孩子,既然下乡已经无可更改,要准备的东西总得给她准备齐全。

农村生活需要什么,余素敏很有经验。

谢岳平家就是农村的,谢家就在公社边上的大队,虽然挨着公社,但也是乡下,要种地上工的。

余庆华很有眼色,刚在楼下晾完一家人的衣服,见余素敏要出门,马上跟着替她拎东西。

所谓“唆使”谢卫红的事,余庆华没觉得自己有哪里说错,但余素敏不喜欢,她现在是绝口不提了。

再就是谢卫红执迷不悟,非看上个光有脸的姓裴的。

谢卫红就是不够果断,有念头的时候看准目标,直接把事情办成了,下乡哪还有她的事。

顶多就是姑父被处分?

处分总会过去,下乡可是一辈子的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拖泥带水拖到男狐狸精出现,余庆华连连摇头。

最近她也在帮她姑姑劝谢卫红,在周边是真比去别的地方好,可谢卫红现在也不听她的。

还觉得她背叛了,最近都不搭理她。

余庆华心里也是有苦难言,她现在寄人篱下,自然要跟着余素敏的意思走。

她得先保住自己的前程。

……

谢岳平这一趟出差非常顺利,顺利得有些不可思议。

裴照临突然不告而别,谢岳平最冲动的时候,差点跳车追了回去。

但理智还在,知道要是把工作搞砸了,那才是真完蛋。

他还是去了渝市。

除了裴照临这一桩,其他都很顺利,该联系的也都联系上了。

黔省那边也联系到了黄四平。

说是谢泷西他们去考察的时候,碰到个要死的知青,以为活不成了叫她们捡回去,没想到活了,抖出矿上一些事。

不过叫谢岳平不用担心,问题不大。

就是下乡地点的事受到了影响。

“老谢,你这个闺女,挺厉害的啊!”黄四平磨着牙,声音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

“我要不是上头有人罩着,这回真栽里头了。”

陈广夏出事的那个矿,都不在他管辖的公社,归属十分隐蔽,竟然都能查到他头上。

谢岳平这会庆幸,要不是他最开始一意要把谢泷西送到黔省,这会黄四平非得迁怒上他。

“那就是个孽障!”谢岳平提起也生气。

电话那头黄四平笑了,“不急,孩子还小,等她长大点再说。”

一个女娃子而已。

当然,最近是什么也做不了了。

谢泷西在电材厂羽翼渐丰,家丑外扬得人人皆知,谢岳平轻易不敢动她。

黄四平更加,他近几年表面上都得老实做人,改过自新。

不过来日方长嘛。

黄四平咧着嘴,露出一口大黄牙。

“你想法把姓裴的小子弄过来就行,其他的不用管了。”黄四平最后道。

谢岳平心说他现在都不知道去哪里找裴照临,“那是肯定,不把他送到你那里,我也不放心。”

电话挂断,谢岳平出去街上走了一圈,冷静了一下,回邮电局又挂了个电话号。

他得给老家那边打个电话,安排一些事情。

电话一接到公社,谢岳平不等对方说话,就直接开口,“谢志国家门口不是有口塘吗?通知我家里,让他们在里头倒点东西。”

话说完,电话那头没人回话。

谢岳平皱了皱眉,“你听到没有?”

回应他的是电话断掉的声音,谢岳平眉头拧紧,难道是信号不好?

以前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但不至于对方一点声音都不发出来,

不过公社话务员是他初中同学,当初对方能当上话务员,还是他跟公社领导推荐的。

同学一直非常感激他,这些年也拿了他不少好处。

谢岳平对自己的同学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同学这话务员的工作,也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而已。

自己家里他就更放心了。

谢岳平提心吊胆半个月后,走出邮电局这一刻,终于如释重负。

唯一的阴霾,就是裴照临的事不知道怎么交代。

等回电材厂后,再用厂里的电话联系一下京市,谢岳平也不是太担心。

毕竟裴照临想下乡,只能通过他。

谢岳平出差结束,坐上返程的列车的时候,裴照临已经在谢泷西的安排下,提前一步前往蒲宁。

第二批知青即将集体下乡。

谢泷西现在上午在厂办,下午在知青办帮忙,杨主任不肯放人了,怕撒手没。

知青办最近前所未有的热闹,陈述和梁靖坤也早早报了名,选了蒲宁。

出发在即,两人已经不去车间了。

他们师傅把他们赶了出来,说看见他们就烦。

好不容易培养上手的徒弟,扭头跟他说要下乡,给师傅气得,少吃了一碗饭。

不过师傅也是真的喜欢梁靖坤,给他送的不少自己攒的粗糙但好用的工具配件,还领他另外认了师傅,系统跟老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的电器修理。

他本来基础就不错,算是深造学习。

“选蒲宁的还不少。”吴姐翻着统计表,表早上才全出来。

谢泷西笑,“谁叫蒲宁有代言人呢。”

什么人?

吴姐听得表情一懵,谢泷西忙解释,“我是说,有陈述这么个替蒲宁说话宣传的人。”

演讲的效力,在蒲宁被公布出来,陈述现身说法,说自己去的其实是蒲宁开始爆发。

这次下乡,厂里一大半选了周边,一大半选了蒲宁,只有很少一部分,去支边。

他们大多是有亲人朋友在那边,去了也有人照顾。

以及少数理想主义者,一心往最艰苦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