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谋算的一环中还附带着岁临,混乱的场面之下,岁临一个弱鸡受点儿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这一切都被岁临破坏。
出发前,他和应决便制定了计划,既然岁珩可以利用挡刀这一招,他们为何不可以。
围猎开始的那几天,应决一直带着人在猎场周围盯梢,只要鬼鬼祟祟的人来,便意味着对方的计划要开始了。
而他们要赶在岁珩之前,把岁云景引到合适的地方去。
应决不能出现在猎场,从边境回京势必要经过官道,为了摆脱敌人,从官道拐进山里是十分合理的做法,即便岁云景怀疑,他也拿不出实质性的证据。
至于岁云景半路遇到的黑衣人,的确是岁珩的人,他们实力都不弱,但事先被叮嘱不能真的伤到人,即便招式看起来狠辣,却没什么实际效果。
为了能让两方人在合适的位置遇上,岁珩的黑衣人队伍里被安排进去了岁临的人,傅十七。
傅十七为人稳重,遇事又不失灵活,让他深入敌营来搅浑水非常合适。
而追杀应决的人,自然是傅十五找来的演员。
这些人都是傅明沉的手下,在事前也经过了傅明沉的首肯。
这意味着,岁临的计划从头到尾傅明沉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但他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放任岁临去做自己想做的。
在被岁临问及原因时,他只说了一句话:身居上位者,能力平庸也是错。
没错,岁云景的确没犯过什么大的错误,但他前半生汲汲营营,好不容易坐上那个位置,却又瞻前顾后,生怕稍有不对被言官谏言,被后世诋毁。
谨慎不是错,但太过谨慎,便是错。
应决被抢走的那半份纸张,是岁临伪造的账簿,记录人是与沈含章勾结的刺史。
只留了半截,岁云景一定会对此产生怀疑,但岁临要的就是他的怀疑。
只要怀疑,他就一定会查下去。
而应决和黑衣人的对话被在场的官员听得一清二楚,即便岁云景不愿提起,那些人也会逼着他想起来这件事。
唯一的意外是,应决的伤势太重了。
一开始他们便决定好了动手的人是傅十五,傅十五知道应决的身份,下手会有分寸。
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应决对自己向来不心疼,背着岁临让傅十五对他下手狠点儿。
傅十五平日里看着一副没心眼的模样,但真动起手来丝毫不手软,更何况,应决不是他需要保护的人。
两人一拍即合,便有了现在躺在病床上生死不明的应决。
似乎一点儿都不担心自己会醒不过来。
若岁云景有心要查,应决即便不醒,有岁临在背后推波助澜,也会让岁云景得到真相。
并且应决真的死了,岁云景才会更加确信自己查到的结果。
岁临呼出一口气,明白了应决的想法。
应决受伤太重,他那一丁点儿微薄的精神力根本不够用,在此之前,他还得维持着身体机能去解决后续。
等应决的身体稳定后,岁云景下令尽快回京。
回去时加快了速度,仅用了三天便回到京里,留在京里的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只感到一股风雨欲来之势。
隔天,岁云景难得拖着“病体”上了朝。
直到这时候,朝野上下才知道岁云景出行一趟竟然险些遭到刺客毒手。
一国之君险些被杀害,如此丑事让众人纷纷请求彻查此事,定要让幕后之人伏法。
岁云景已经好多年没有提过虞将军这几个字,仿佛说出口,自己便输得一塌糊涂,便让傅明沉代劳,将前因后果一一道出。
而应决的身形和长相十分好认,朝中有和他相熟之人认出他的确是虞将军的部下。
加上应决在昏迷之前与黑衣人的对话,这下便彻底坐实了刺杀之事与边境有关。
难不成是南境出了什么问题,而虞家人隐瞒不报,他手下的人看不过去,主动回京检举自己上司。
提出这个想法的人立马被身边的人呛回去:“应决在为了保护皇上失去意识之前,还说了虞将军的好话,怎么可能是虞将军出了问题。”
那人又道:“指不定是虞家人背着应决做出了丑事。”
反驳之人气笑了:“若是应决不知道虞家人做了什么,又怎么会上京?若是知道,又怎么会替虞将军说话?你这话分明前后矛盾,也亏你能说得理直气壮。”
半晌后,这人也终于反应过来,憋红了脸不再说话。
可黑衣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们背后的主子是谁,竟然胆子大到敢公然刺杀皇上。
刺杀皇上和追杀应决的黑衣人穿衣打扮都一样,他们是不是一伙的?若不是,岂不是意味着大夏境内正潜伏着两股不法势力。
任谁都想不到这些话是岁临教给黑衣人的,这口锅,只能是远在南境的刺史背了。
岁云景听着下方一众人吵得头都大了,说来说去,只为了讨他欢心在尽情诋毁虞家人。
但这些人,在朝中不过是些末流,说出的话也不具多少分量。
那些真正能说得上话的人,还一直未曾开口。
整个朝堂上最慌张的人当属沈含章和岁珩了,克扣的军饷有一半都进了他们的口袋,若是被发现,可是要掉脑袋的。
眼下他们也不顾上思考为什么好好的计划会变成这样,在岁云景发现真相之前,他们得确保应决再也醒不过来。
可说话容易,要实操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在宫里杀人,还是被严加保护的地方杀人,简直难如登天。
岁云景经过几天的缓和和思考后,打心里不想让应决醒过来。
可应决救下他是许多人亲眼看见的,他只能尽心让太医为应决诊治,背地里默默希望他捱不过直接死了。
但事与愿违,背负着好几人的怨念,五天后应决还是清醒了过来。
清醒过来的他当即便交出两件证据。
一是蜀中刺史关正岭私吞军饷的账簿。
二是应决在受伤时从黑衣人身上拽下来的令牌。
上面印着一个清晰可见的字: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