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四个人钓上了七条大鲤鱼和五条大花鲢。
许志明见时间不早,知道吴老爸那边还在等鱼下锅,便收起鱼竿对大家喊着:“收竿不钓了。人家老爷子还等着杀鱼呢,不然真的喝清汤了。”
屋里的乔玉儿已经把材料看了两遍,抬头对吴月霞说:“吴姐我看完了,先说说我的感受啊。这些材料写的很真实,很动人,绝对是一篇好文章的材料。但这些还仅仅是素材,距离成为一篇新闻稿件,就差一点点的距离。”
吴月霞知道她说的是客气话。自己以前在乡政府上班时天天看报纸,无所事事,想入个党都排在远远的队尾。眼看着混到退休也提拔不起来,自己才一赌气停薪保职,干起了养鱼场。
她知道自己写材料的水平还远远不够,便笑着说:“我写这些肯定是外行,让你见笑了,怎么写你说了算。”
“这样吧,如果吴姐不介意”,乔玉儿看着她的眼睛说,“我把这些材料带回去,回家静下心来好好整理,写出稿件后让我姑父把关,毕竟是给乡里干活儿。下星期连同稿件一并交给你。你看行吗?”
“这有什么不行的?辛苦你了”,吴月霞亲昵的搂过她的肩膀,“出去走走,看看他们钓的怎么样了?”
半路上正遇到四个人满载而归。
乔玉儿望着鱼护里欢蹦愣跳的几条鱼,叹息着说:“多好的鱼啊,杀吃了太可惜了。就不能放了吗?”
吴月霞拉着乔玉儿的手,眼睛却笑看着许志明说:“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哪能轻易放掉呢?它就是我们的菜,跟黄瓜豆角西红柿一样。”
许志明脸上一笑,心里轻叹一声,“大家都是鱼啊!”
几个人吃着凉菜喝着啤酒的工夫,吴老爸已经麻利的杀好了鱼,两条鲤鱼一条花鲢下了大铁锅,院里飘起了炖鱼的香味儿。
“你吴姐的材料怎么样?”喝了一口吴月霞敬过的酒,许志明转头问乔玉儿。
“吴姐的文笔很好,写的详细认真,内容很详实,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好稿件。我回去改动改动,交给您审稿”,乔玉儿字斟句酌的说着。
这时候嘴里吃着人家的菜,喝着人家的酒,可不能把人家的材料说的一无是处。
在江湖上行走,给对方留面子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年青的乔玉儿已经深谙此道。
“许书记您别听玉儿妹妹的。我那材料还差的很远,什么都不是。我要是能耍笔杆子还出来养鱼?来,姐姐敬你一杯,多费心啊!”吴月霞端起满满的一杯啤酒,和乔玉儿碰杯后一饮而尽。
说话间,吴老爸把大铁锅炖鱼、锅边沾卷子一锅出端上了餐桌,满满的四大盘子。
瞬间鱼香四溢,许志明笑着说:“不喝酒了,赶紧吃鱼!”
谈笑间,几个人的筷子几乎同时伸了出去。许志明对吴月霞说:“把你爸请过来一起吃饭啊,老爷子忙乎一上午了。”
“不用不用!他岁数大了,遇到生人不愿意上桌”,吴月霞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父亲在领导面前露出胆怯的样子,连忙推辞着。
“那就….”,许志明站起身,拿起自己面前准备放鱼骨的空盘子。他用吴月霞的筷子抄起两块最好的鱼段儿,又夹了几块卷子,递过来说,“给你爸端过去,凉了就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