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因为有山脚的吃食吸引,赵媛虽然走的很艰难,但是一点儿也没打磕巴。
路上俩人没有休息,很快就到了山脚下。
山脚下有各种卖东西的,比如卖馒头、卖包子的,还有个面摊儿,卖爆米花的,甚至还有卖红薯的,卖烤土豆的等等。
不过卖红薯的生意显然不是很好,毕竟大夏天的即使到了傍晚也还是热的,没什么人乐意吃这个。
中午出门到现在秦奶奶和赵媛的肚子里早就空荡荡的了。
俩人就去面摊儿那里坐坐。
面摊儿就是简单搭了一个棚子,头顶的地方可以稍微遮一遮太阳,其他四面都是通风的。
棚子里摆着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摆放着几个调料盒子。
赵媛悄悄看了看,调料盒子都擦的挺干净的,对此赵媛很是满意。
几张桌子并没有都坐满,有些桌子上的人已经快吃完了,赵媛猜测老板的厨艺应该挺不错的,她看到有个人去另一边卖馒头的摊子上买了个馒头回来,泡在面汤里。
嗯,老板手艺应该不错,但是量应该有点儿少。
这面摊儿大概是一家子开的,因为赵媛留意到那边煮面的两个男人长的有几分相似,就是一个特别瘦,另一个不瘦看着还挺强壮的。
听到壮实男朝着瘦弱男喊了声:“大哥,你旁边抹布给我一下。”
赵媛就知道自己没看错,确实是兄弟俩,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同是兄弟俩,一个那么壮,另一个那么瘦,差别也太大了,不是赵媛夸张,而是这人简直比瘦子还瘦一点儿。
看着一家子能在外头开面摊儿,而且明显是有些手艺的,赵媛可不觉得这家会困难到饭只能给一个人吃饱。
再说现在也不像以前那么缺吃少穿了,不至于是饿瘦的。
像当初给赵爷爷办寿的时候,赵大伯母请来的那个娘家村里的大厨,人家可是即使在缺粮的时候还能给家里时不时带点儿吃的回去。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手艺人啥时候都是吃香的。
只要能舍得走出去,总是能弄到吃的东西。
瘦子要是在这里保准得说他可以脱离瘦子行列了。
除了这俩人之外,还有一个有些矮墩墩的婶子打下手,比如收拾桌子,端面等等。
行走之间能看的出来婶子的一条腿有点儿跛了,但是婶子看谁都是笑容满满的,很是乐观,让人看了就觉得很亲切。
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大孩子,估计都有十几岁了,放假来给爸妈帮忙。
棚子里一边是立着一个木牌的,上面写着摊子上卖的东西。
赵媛和秦奶奶琢磨了一下,赵媛点了一碗刀削面,秦奶奶点了一碗烩面。
等赵媛她们的面上桌的时候,棚子里走了一批人,就只有两桌人了。
等人走了赵媛感觉空气都清新了,人多有点儿拥挤。
满满的两碗面,赵媛的刀削面上面都是红彤彤的辣油。还有两根小油菜绿油油的,看着很有食欲。
秦奶奶的烩面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红红的,但是很明显和赵媛的这种辣是不一样的,是用番茄熬出来的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