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院长的人,自然不是只懂医术,一点儿人情世故,一点儿政治环境都不懂的人。
恰恰相反,他年纪一大把了,能安稳度过那些年,现在还能好好的当他的院长,周围还没一个人对他不满,就是因为他做人做事很是圆滑但是又从来都是跟着政策走的,国家政策怎么说,他怎么做,自来他领会政策是有一手的。
但是真有需要开出这种条子的时候,他也不会为了避嫌就不开,要知道那可是人命,医者仁心他还是有的,只是对这种条子开出的条件就调高了,不是对孕妇的身体条件调高了,而是对于医生开出这种条子的条件调高,一个医生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开出来的。
也是因此赵瑞民的这位租客,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开到了这张条子,他的妻子才能安安心心的在家怀孕生子。
这中间的几个月,妻子身体不好,肚子里的孩子也不是很省事儿,可真是好一番的折腾。
越到后面妻子被折腾的简直可以用奄奄一息来形容,他的心里就越感觉到愧疚,越懊恼那时候怎么就会一时鬼迷心窍没有去做结扎呢,让妻子受这折磨,还有大女儿,大女儿看到妈妈难受的样子,又不想让她妈妈看到,偷偷藏起来哭了好几次。
小孩子其实很敏感的,妈妈身体不好,情绪自然不会多好,有时候难免会有些忽略女儿,其实妻子也不止是忽略女儿,而是她精力不济,有时候很多事情,想理会一下都有些无力。
女儿越懂事,妻子越是不抱怨,越衬托的他当初的错误有多么不应该。
每次看到的时候他心里都像针扎一样,他的后悔有时候都没办法随便和别人说,有些话和两边的父母说,父母是无法理解他的,还有妻子,他也不敢说,说出来怕增加她的压力,本来妻子就已经很不舒服了,难道他还要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等着妻子挺着大肚子来安慰他么。
但是他也不能光自己心里难受,行动上却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他只能平日里多哄着妻子让他的心情好一点儿,妻子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他跑的快一点儿,多给妻子揉揉有些肿胀的腿,减轻她的负担。
还有女儿那边,他也要负起责任,本来女儿能做一个独生女,独占家里所有人的宠爱,但是未来要有一个更小的,还是一个不会说话,只会憨吃憨笑的小孩子,自然会吸引到家里人更多的目光。
他不能让女儿觉的大家都更爱弟弟妹妹,不爱她了。
本来要被分走一半的宠爱已经很委屈女儿了,要是这一半的宠爱还不能完整的给孩子,那是要让孩子伤心的。
等到弟弟妹妹出生之后,小孩子不能离人,妻子自然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小孩儿那里,那女儿这里他就要花更多的精力。
自来子女之间不睦,很大的原因都是在当爹妈的那里。
他不愿意她的女儿以后不开心,天天纠结在父母对她和弟弟妹妹谁更好,这种问题上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