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县试(2 / 2)

幸亏有苏惟钧不知从哪弄来的孟老爷写的范文,赵鸿义对孟知县的文章风格和用词习惯已经揣摩得八九不离十了。

在竞争极其残酷的科举考试中,能弄清考官的风格偏好就能投其所好,写出来的文章就更容易获得考官的青睐,这次苏惟钧真的帮了大忙。

而赵鸿义几个月以来几乎每天都练习写文章,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他拿出水壶把清水倒在砚台上,一边慢悠悠地磨墨一边构思,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打好了第一篇的腹稿,然后写在了草稿纸上。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正式考试,比较慎重的结果。

接着继续构思第二篇,等他想好腹稿并写到草稿纸上后,只过了不到两个时辰。赵鸿义环顾四周,本来想看看其他人的进度情况,可惜啥也看不到,其他人也跟他一样坐在小小的格子里。

“也许他们应该也坐在凳子上,不是冥思苦想就是奋笔疾书吧?”赵鸿义想道。

然后就是对草稿进行修改润色,并检查有无错漏,有无犯讳。两篇文章又各用了半个时辰修改好,这时候刚到午时。

从半夜起来到现在已经过了快五个时辰了,中间一直水米没粘牙,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赵鸿义连忙从考篮中拿出水和干粮,吃喝了起来。

吃饱喝足之后,赵鸿义再次检查了一遍修改后的草稿,确认没问题之后开始将其誊抄到试卷上。这一步需要万分小心谨慎,不能出一点错,试卷上有红线画出的格子,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字必须写在格子内,也不能有墨滴污卷,这样的卷子会被直接判为落卷。

好不容易将文章誊抄完毕,赵鸿义放下笔,待墨水干了之后,又拿起卷子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再看看有无错漏和犯讳,幸好都没有错误。

卷子算是写完了,赵鸿义刚想起身收拾东西,忽然想起自己连姓名都没写,差点吓出一身冷汗,连忙拿起笔把每张卷子都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了,就开始收拾东西。

这会儿才刚过午时,赵鸿义所在的号棚附近的考生都还在写着文章,没有任何一人起身交卷的。现在他的卷子都已经誊抄完毕,无可更改了,在这里继续坐下去纯属浪费时间。赵鸿义把心一横,对附近巡场的衙役叫道:“交卷。”

这一声叫喊引得周围号棚里的考生一阵骚动,纷纷从格子中探出头来,想看看是哪位高手这么快就交卷。这时便有一个衙役走过来,领着赵鸿义去主考官孟知县那里。

孟知县的公案已经搬到了仪门处,此时正百无聊赖地在那里等着人来交卷。赵鸿义上前又跪下磕了一个头——万恶的封建社会就这点不好,动不动就要下跪磕头——接着双手递上卷子道:“大老爷,学生赵鸿义前来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