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遇到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跟他打招呼并主动攀谈,赵鸿义一路走一路笑着点头,笑得脸都有些僵了。
回到自家房子,只见正屋中已经挂着一张大红色喜报,上面写道:“捷报!贵府相公赵讳鸿义,蒙南直隶提学御史张,取中为兴德十四年松江府岁试第二十六名入泮,联科及第!”
得知赵鸿义回到家后,村里每家每户都上门来贺喜,并且都随了礼。一天之内,赵鸿义家就收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礼品,都是鸡鸭鱼肉等乡间土产居多。
赵鸿义只好又在村里摆了流水席,请全村人喝酒吃肉。
次日是开祠堂祭祖的仪式。老族长赵振先已经事先请人做好了一块秀才的匾额,开祠堂的时候便正式挂了上去,与多年前一个叔祖的秀才牌匾并排挂在一起。
这回在祠堂祭祖,赵鸿义的站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排在了老族长后面,比几个爷爷辈的老人都要靠前。这朝廷功名的影响力果然十分巨大,在功名面前,辈分也算不得什么了。
祠堂祭祖后,赵振先和几个族中老人又领着赵鸿义到祖坟祭拜,又在赵鸿义的祖父和父亲的坟头上也烧了香磕了头。
从祖坟回来的路上,赵振先一路走着一路问道:“义哥儿如今中了秀才,有什么打算?还要搬出去住么?”
赵鸿义道:“我本就不太想搬出去住的,不过上次火灾的事老族长你也是知道的,我实在有点不放心。”
“那次火灾是我们一时没有防备,被贼人混进了村子。如今我每日都让村里的青壮留意有无生人进出,应该无甚大碍了,义哥儿还是搬回来住罢。”赵振先十分热切地劝阻赵鸿义回村,毕竟自己家族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秀才,要是搬出去住未免有些不像样。
赵鸿义沉吟了一阵,说道:“要回来住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家这房屋也要整治一番,另外我还要买几个家人使唤使唤,再请几个护院家丁,这样我才放心。”
既然中了秀才,自己手里又有钱,赵鸿义就打算把这小院子推倒了重新盖一套大点的宅子,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这次他去府城考院试,事事都有人安排照料,自己几乎什么都不用管,过得很是舒坦。现在中了秀才,也想买几个下人来照料生活起居,同时也让辛苦了多年的家里人享几天福。
请护院和家丁则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虽说有王福成这个表弟充当跟班和保镖,但王福成到底只是个半大小子,战斗力与护院家丁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之前县试时差点被徐耀杰打就是因为身边缺少家丁保护。
而且不仅仅是自己需要保镖,家里也需要几个护院来看守门户,以防再次出现火灾那种事。
听了赵鸿义的想法,赵振先笑道:“这些也容易,只要有钱都好办。最好是再将那作坊重新盖起来,村里族人个个都得了你的好处,自然也会替你着想,外人想要在村里对付你便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