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地狱式训练(2 / 2)

这样系统性的训练对学生的考试能力提升非常显着,赵鸿义和苏惟钧都感觉受益匪浅,这金陵书院的偌大名头果然不是吹出来的。

在书院里的特训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进行着,开始阶段是半天时间要写四篇文章,后来渐渐加到了五篇文章。每天一醒来,脑子里就充斥着八股文的起承转合,之乎者也,弄得赵鸿义的脑袋都快要爆炸了,每天都有想退学的冲动。

幸亏书院里的生活条件还不错,住的是四人间宿舍,伙食也还算可口,还有书院的仆役专门照料生活起居,学生几乎可以不用做任何事,只需安心学习,这才使赵鸿义没有崩溃。

这段时间里,书院这些学生们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离,赵鸿义和苏惟钧也不例外。只有一次,严伯毅亲自到书院里探望两人,并告知他们的家眷已经安全送回上海,还带来了西河庄酒坊每月盈利五百多两银子的好消息。

经过了三个月的艰苦学习,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四月底。考完了四月的模拟考,进行了最后一次考试点评之后,顾山长宣布书院上舍结业,学生们可以回乡去准备参加乡试前的科试了。

终于可以摆脱这噩梦一般的地狱式训练了,赵鸿义的心情无比高兴,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刚刚有点兴奋的他马上就高兴不起来了。

赵鸿义和苏惟钧补缴了书院的学杂费和住宿费——每人每月三十两,又辞别了顾山长和众位教授,回到了严家。

严伯毅自然又盛情招待了两人一番,不过两人都是归心似箭,一刻也不想多留,决定第二天就启程回上海。

严伯毅道:“既然二位贤侄是为了功名前程,那我也不便久留了,明日便派人送二位回去。不过我们这酒坊三个多月来已经盈利了一千多两银子,我看不如将这项银子分一分,也好让两位顺路带回去。”

听说这么快就有银子分,赵、苏二人也是十分高兴地同意了,三人当即找来账房先生和账册,核对了款项无误,便每人分了三百两银子,剩下的仍旧留在公账上作为流动资金。

第二天,严家派了一条船,由一个管家带着四个仆役,送赵鸿义和苏惟钧回上海。

这时已是春夏之交,幸好也正值梅雨季节,天气还不算太热,适合长途旅行。

船出了水西门,经三汊河进入扬子江,由于是顺流而下,船速挺快,不到两天时间便到了扬州府和镇江府交界处的瓜洲渡。为了赶时间,赵鸿义与苏惟钧商量过之后决定不走运河,而是直接顺流而下,经过崇明岛走黄浦江入海口。

这条线路的前半段比较好走,都是很宽阔的长江水道,但是在经过崇明岛之后的那段水道却有些危险,因为长江每年都从上游带来许多泥沙,入海口处有许多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沙洲或浅滩,崇明岛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沙洲浅滩十分容易造成船只搁浅。

不过幸好他们乘坐的是严家的小型船只,只要放慢速度,并不太容易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