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韩非奋笔直书了三个小时。
他不仅仅画出了水车的构造,还详细的写出了水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对于国家的便利,他更是着重强调了。
其中赵禹的功绩,他也用了很多的笔墨。
写完之后,他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他相信,有了这水车,他们韩国百姓必定可以渡过难关,免受旱灾。
当天夜里,他就将这个信息传出去了,更是在第二天晚上,他这一封信到达了韩王宫。
“报!大王,公子非传来了急报,说此法可以解救天下百姓出水火之中!”
“哦?呈上来吧!”
听到这样的话,韩王还是比较好奇的。
但是在他的相信之中,这一条急报很可能是关于战事的急报。
也许大秦要对韩国动兵了。
所以,韩王急切的打开了这一封急报。
但是当他打开之后,却发现是几张禹水车的构造图,同时,在禹水车构造图后面,有大量关于禹水车的介绍和解释。
相信任何一个工匠,看到这样的介绍和解释,都可以制作出禹水车来。
只不过,韩王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
“寡人还以为是大秦要对我们韩国动兵呢,结果是一个什么禹水车的制造图!”
“运水?可以给百姓解决旱灾?”
“河流湖泊本就是天定,这样随便运水,那水中的神灵会怎么想?如此方法有伤天和,不行!”
“再说,制作这么大的禹水车不需要花钱吗?大力制造水车这钱谁出?纯属瞎捣乱!”
“以后公子非的急报,除了和战事有关的,都不用上呈了!”
水车是非常不错,可以给百姓的田地里运水,但是韩王对此一点也不感兴趣。
更不要说,建造大量的水车,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这样赔本的事情,他就更加不会做了。
他更在意的,还是他们韩国的冶炼的金属。
现在的粮食可不值钱,金属铜器才值钱。
不仅如此,它的价格还在蹭蹭的上涨,到现在都快要价比黄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种植粮食。
粮食放在地里,那都是亏钱。
所以,韩非虽有救国之策,但是,韩王却弃之不用,到头来也只是韩非做无用功而已。
对此,韩非还不知道。
而另外一边,嬴政和韩王的做法却是完全相反的。
“怎么样了,我们的水车生产的怎么样了?”
“已经生产了一百架了!”
“不够,远远不够,给寡人调集一万士兵,五千工匠,全部以赴,生产水车!”
“所有钱财一律从国库支出,任何人胆敢阻拦,立斩不赦!”
“是!”
嬴政的命令就像是一把利刃一样,悬在所有人的头上。
这也使得秦国制造水车的事情非常的顺利,短短的时间之内,就生产出了大量的水车。
同时,大量的水车开始下发到百姓的手中。
虽然不能一户一家水车,但最少可以保证一个村落一架水车。
因为时间和效率的原因,嬴政足足动用了五万大军来做这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