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44 上(1 / 2)

随喜功德品 第十八

「随喜」要解释一下,这个「随喜功德品」是指没有参加《法华经》法会之人,而听从法华道场出来之人传达《法华经》的法义,但也明白了这个道理,生一念欢喜心这个功德。是对前面〈分别功德品〉的一个补充,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得到《法华经》功德的众生范围更大。回家以后你跟家人说听了《法华经》怎么怎么好,你讲了三五句,你就给他们造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

「及余智者」没有智慧的人,他不会这样做的,他只会: 噢,我自己明白了就行了,有智慧的人他才会广弘扬,为什么会广弘扬呢?下面看:他只是传了一个人,而这一个人又传了十个人,那十个人又传了多少多少人,如果他传了一个人,那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他得的是一千个人的功德总和,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才会去传《法华经》,没有智慧的人,我光管自己的事情,管别人的事情干什么?他不懂得通过的他嘴巴传出去了,滚雪球滚开都是他的功德,所以我们想一想,我们是要想当有智慧的人还是当没有智慧的人啊?你开口之劳,传了一个人,一传十,十传百,传了两个人,就是二传二十,二十传二百,三个人就是三百。

「若在僧坊」僧坊:一般是居士道场。「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城邑:就是大城小镇,巷:是大街小巷,陌:是指在田间里,陌:一般是东西,阡:是南北。「聚落田里」:这讲凡是在在所所,这样解释就行,「随力演说」:懂多少说多少。「是诸人等闻已随喜」:有个标准要听懂了,有了法喜叫随喜。「至第五十」当然对第五十,如果到第六十,第七十是不是更好啊?五十也是不确定的数。

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子善女人,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若四百万亿阿僧只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瑠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

「四百万亿」这是大数,阿僧只:是一百多位的大数,劫:少说几十亿,大说百亿千亿万亿说不准 ,所以这么多数量的世界,一劫就是一个银河系,这么多数量的银河系,我们观照一下,这空间是不是不可思议啊?「六趣四生众生」六趣: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狱道。四生:人是胎生、卵生(鸡啊鸟啊是卵生)、湿生化生(小虫子)、化生(精灵鬼怪),那些畜生道啊,包括一个苍蝇、一个蚊子在内。

「若有形无形,若有想无想」无想:包括泥巴瓦块无情众生。「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没有足的,蛇有没有足啊?蚯蚓有没有足啊?两个足的:鸟是不是两个足啊?四足还有多足的,蜈蚣就是多足啊,四足的多的很啊。

「如是等在众生数者」只要她是众生,所以刚才看那个国土是不是无量的多啊?那么现在众生呢,是不是又是无量的多啊?

「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一一众生」有个人想修人天福报,我来修供养,供养这么多无量国土的无量的众生,怎么供养呢?要什么给什么,一个都不卯。

「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这些珍宝我们前面做了解释,都是最珍贵的宝物,在这里给他满满的阎浮提,阎浮提:就是我们须弥山脚的南瞻部洲,这么多金银财宝,每个人都给,每个畜生都给,每个众生都给。

「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前面的珍宝是供欣赏,后面的这些珍宝是作为日用。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脱。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宁为多不?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无量无边。若是施主,但施众生一切乐具,功德无量,何况令得阿罗汉果!

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八十年来都是这样的供养,这些无量的众生。

「须陀洹道」是初果罗汉,初果罗汉永远不落三恶道,已经是入流圣人,永远不落三恶道,再七返人天就证四果罗汉,超越六道轮回。

「斯陀含道」这是二果罗汉,二果罗汉再有一返人天,就超越六道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