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前面药王菩萨然身供养来劝导人受持《法华经》。观音菩萨、妙音菩萨是以行持来护持众生、修持正法。〈陀罗尼品〉涉及到诸佛菩萨、天人、鬼神大众,等于是全体、全民参战来护持修行人。并且也教以持咒,自己保护自己 ;从内到外给我们造成的印象,好像造成一种立体的防护体系,使受持《法华经》的人时时、事事、处处都感觉到在三宝护持的当中,置于安全地带。
〈妙庄严王本事品〉涉及到我们在同修,修成过程中结一个很好的法缘,对于我们生生世世的修行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此生此世与好多同修在一起修行,生生世世都能得到相互之间的帮助,这个很重要。
〈妙庄严王〉这一品讲的是在过去世中有四个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缺少供养,其中有一个人发心还俗。还俗干什么?挣钱供养其他三个人修行。一个人当护法,让其他人先成就。这个发心还俗供养修行的人,就是妙庄严王。因此他的福报生生世世都在国王的位置上,享大的人天福。其他三个人成就以后发现妙庄严王由于生生世世得大福报的习气,养成了习气,很难入道。所以发愿:一人做他的夫人,其余两人做他的儿子。三个人一起发愿来度过去的老同修。
这一品经文挺有意思的,我们读这一品经文的时候,要注意观照,我们到这个世界上来干什么的?我们常讲:一个人只要你念佛或者持诵经典乃至出家、组织法会、积极的供养三宝,你就是打起一面红旗。你这面红旗,首先是你的家亲眷属与三宝结缘。其次同事、好友乃至冤亲债主,都使他们与佛法结缘。就是因为你这个因素。所以我们一个修行人真正来讲功德无量,他走到哪里都是个播种机、都是在播金刚种子。不管你有意或者无意,你都是在教化众生。这就是我们在过去世中发的愿。你如果在今生今世中看到一些人相处的很好或者很不好,你只要起了这个念\"我要度他\",你将来在某生某世都会有这种缘分跟他在一起。或为家人、或为同事、同学、好友、老板、员工,种种关系。所以我们相互之间要珍惜缘分,乃至与牛、马、猪、羊都是缘分。这里就告诉我们要会用心,时时、事事、处处恭敬一切众生,一切物命。这就是菩萨\"自利利他\"。
【略明本事】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佛在《法华经》中反反复复用这些不可思议的天文大数来比况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大小、数量的多少。这在《法华经》是非常非常特别的,所以《法华经》叫做发心的经。我们随着这些不可思议的数字来\"随文入观\"作一个观照,自觉不自觉就会拓宽我们的心量。听经闻法容易开智慧,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往往那些好耿耿于怀、爱计较的心态就能得到改变。每当遇到此类的经文,我们要认真的观照一下 ,能得到不可思议的妙用。实际上就是把我们的心量打开。
在这个年代有一尊佛别号叫「云雷音宿王华智」,佛的别名通常是介绍这尊佛在修证过程中他独特的个性。无量法门,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自在选择任意法门。
十号是诸佛的通号,通号就是表任何一尊佛。他不管有种种的性格特征和兴趣,但这些基本的规则,他不能超越。所以通号、别号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开示。
「云雷音宿王华智」
「云」在佛法里表达慈悲心、平等心。在六月天,骄阳似火,云能给人以清凉的感受。它平等的覆盖在虚空,对一切的万法平等供养 ,是表平等大慈悲心。
「雷」是表佛法、诸佛菩萨的报身智慧、神通法力、道力不可思议。打一次雷,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能听到,是表佛法的法力、道力不可阻挡。他能破除我们的昏沉、迷惑、懈怠、懒惰种种的习气。
「音」是表诸佛开始教化众生。诸佛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以\"如来藏\"的法理、法义开示教化众生,「音」是作为一种教体表法。诸佛出世都是通过嘴巴讲话,让众生明白道理。
「云」啊,「雷」啊,表的慈悲心、力量。在哪里呢?就是通过音声表达出来,所以佛的妙音说法就是「云」, 就是「雷」的具体的体现。
按照\"法华三昧\",这是\"开权显实\"。 以「音」之权、之便来开「云雷」之实。
「宿王」就是月亮。满天星宿、满天星,只有一个宿,宿为王。我们在前面讲宿王戏三昧,通过月亮的特征来体现出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白月亮、黑月亮,是不是一个月亮?白月亮表有形有相,表有;黑月亮表无形无相,表无。这个无是「无相之实相」,无不是真无,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空有不二\"。看不到月亮的时候,黑月亮它在不在啊? 一定是在。这是通过我们的智慧能观照到它的存在。眼睛虽然看不到,我们心能看到。我们再看月亮有圆的、半圆、大半圆、小半圆、月牙、一条线,一个月三十天它每一天的形状都不一样,虽然不一样,是不是还是一个东西?这是表\"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各种形状,大、小、黑、白,都是由一个念一个真心所变现而已。变来变去,万法都是一。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宿王、宿王」本来「宿」就是表月亮,「王」表示得自在。你明白了这个这个「宿」,你认识了他,你就是他,你就得自在。
「华」在这里一定是指《妙法莲华经》。一般在佛法里讲「华」一定是〖莲华〗——《妙法莲华经》。诸佛菩萨脚踩莲华台,身坐莲花座,所以万法都是由一个莲华法来圆融、摄受、归宗。用莲华法来开我们的智慧、用莲华法来明白什么是\"一心三藏\"、用莲华法来明白\"即因即果,即念即佛\"。明白了〖妙莲华〗,你当下就是〖妙莲华〗,你当下了生脱死。\"华智,华智\"就是这样的智慧。
「多陀阿伽度」翻译成汉语就是「如来」。
「阿罗诃」翻译成汉语就是「应供」。
「三藐三菩陀」就是「正遍知」。
这里讲的是三号,在佛法里经常有这样的情况,这三号它是代表十号。我们把十个如来通号在这里再做一次开示。
一〖如来〗
《法华经》现在讲到这里,我们大家更好理解了。首先把我们所讲到的有关的名相概念,先来对号、相对应。原来解释的时候是先打官腔讲它的意思意义。这次调整一下次第,先来对号,把我们所知道的过去的名号,对一下,这样比过去更好懂了。
先来对照「阿弥陀佛」:
「如」就是「阿」。
「来」就是「弥陀」。
「如来」就是「阿弥陀」。
与每一部经的第一句话「如是我闻」来对照:
「如」就是「如」。
「来」就是「是」。
「如是我闻」或者叫「如来我闻」。
与《心经》所讲「是诸法空相」来对照:
「如」就是「空」。
「来」就是「相」。
《心经》讲「是诸法空相」,是「诸法如是,诸法如来」是不是一个道理啊?
与《大方广佛华严经》对照:
「如」就是「方」。
「来」就是「广」。
与我们经常讲的「方便法」来对照:
「如」就是「方」。
「来」就是「便」
与《法华经》里的「开权显实」来对照:
「如」就是「实」。
「来」就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