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南路大军攻克险关(2 / 2)

赵军万万没想到秦军会从侧翼发动攻击,顿时阵脚大乱,原本整齐的攻击阵型瞬间变得混乱不堪。

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有的甚至自己撞到了一起,手中的兵器也掉落在地。战场上一片混乱,赵军的喊叫声和秦军的冲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激烈的战争乐章。

杨端和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果断下令全军反击。巴蜀步兵们得到命令后,如汹涌的潮水般冲向赵军,与赵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战斗。

在狭窄的山谷中,双方短兵相接,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山谷。巴蜀步兵们凭借着灵活的身手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战斗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他们的每一次攻击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手中的兵器挥舞得虎虎生风,让赵军士兵胆战心惊。

赵军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纷纷向山谷外逃窜。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土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一片惨烈的景象。

击退赵军的伏击大军后,杨端和率领着大军,更加谨慎点前进着。

在前进的过程中,他们与赵军多次发生小规模战斗。每一次战斗,秦军都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取得胜利。

这些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极大地鼓舞了秦军的士气,让士兵们更加坚信自己能够战胜敌人。

士兵们在战斗结束后,会相互交流战斗经验,分享胜利的喜悦,他们的团队凝聚力也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不断增强。

他们在南路战场上宛如一把锋利的尖刀,不断牵制着大量赵国兵力,使得赵国无法将南部这些兵力增援到其他战场,为秦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随着时间的悄然推移,杨端和大军逐渐逼近赵军的一处重要防线——“白虎关”。

这座关隘地势险要,关隘上,赵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一只只张牙舞爪的猛兽。

关隘的城墙上,密密麻麻地站满了赵军士兵,他们手持兵器,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前方,整个关隘戒备森严,仿佛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堡垒。

城墙上的赵国士兵们日夜巡逻,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了望塔,一旦发现秦军的动静,便会立即发出警报。

杨端和深知攻打这座关隘的难度极大,也耗费的时间必然不会短暂,他带领着巴蜀步兵,在关隘前扎下营寨。

营寨中,士兵们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各项准备工作,有的在擦拭兵器,将刀剑磨得锋利无比;有的在修补铠甲,确保每一处防护都万无一失;有的在搬运粮草,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储备充足的物资。

杨端和则与将领们反复商讨作战方案,他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仔细研究着关隘的地形和赵军的防御部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试图从敌人看似严密的防御中找出弱点。

他们用沙盘模拟战斗场景,不断推演各种战术,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他们还派出了多支侦察小队,趁着夜色悄悄靠近关隘,观察赵军的巡逻规律、兵力分布以及防御设施的情况。

这些侦察小队如同黑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穿梭在赵军的防线之间,为杨端和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情报。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赵军的巡逻队,利用夜色的掩护,潜伏在关隘附近,观察着赵军的一举一动,将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迅速传递回秦军营地。

在经过数十日充分的准备后,杨端和决定对这个险关发动进攻。

他大声的鼓舞着大军的士气,声音坚定有力,传遍了整个营地。

等鼓舞完大军士气后,他指挥着巴蜀步兵们充分利用山地作战的优势,从多个方向对白虎关发起了猛烈进攻。

秦军士兵们呐喊着,声音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天空都撕裂。他们冒着赵军如暴雨般的箭矢,奋勇向前着。

士兵们手持盾牌,顶着敌人的攻击,一步步向关隘逼近;有的士兵则弯弓搭箭,向城墙上的赵军射击,试图削弱赵军的攻击。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也从不缺那些舍生忘死的人,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却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关隘冲去,没有一个人退缩。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即使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终于经过杨端和与秦国将士们,凭借着那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逐渐突破了赵军的防线。

他们与主力部队密切配合,前后夹击,对赵军形成了巨大的威胁。赵军士兵们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开始出现恐慌和混乱,防线逐渐崩溃。

最终,秦军成功突破了白虎关,为秦国在这场秦赵之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