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追忆往昔,农庄密谈(1 / 2)

嬴政加冠之礼顺利完成。

历史中的嫪毐之乱也并未发生,嬴政提前亲政的时间,也比原来历史中所记载的,早了近6年多时间。。

因为嫪毐的提前死亡,吕不韦这个雄才大略的人,也就没有被罢官夺爵。

嬴政在亲政后,未曾对吕不韦下手,嬴恪与吕不韦之间,自那以后也再未见两人矛盾。

原来在秦王政二年时,嬴政亲政大典前,咸阳城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嬴政,这位年轻气盛且心怀壮志的秦王,虽尚未加冠亲政,但他知道,吕不韦以相国之尊在秦国朝堂经营多年,其势力错综复杂,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山,横亘在自己亲政的道路上。

当时嬴政想着,无论是在亲政之前还是之后,吕不韦这股强大的势力都必须被铲除,否则自己难以施展拳脚,实现那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

然而,嬴政的想法被嬴恪察觉并阻拦了下来。

在亲政大典即将举行的前夕,嬴恪将嬴政请到了自己的农庄,说明他要请吕不韦在此赴宴,还将嬴政安排在一旁暗室中。

嬴恪派人将吕不韦也请到了农庄。

书房内,烛火摇曳不定,光影在墙壁上晃荡,映照着嬴恪和吕不韦两张神色凝重的脸庞。

“相国,秦国如今已走到关键的转折点,王上亲政,乃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您多年来为秦国建立的功勋,秦国上下都铭记于心,绝不会忘却。但权力的交接,关乎国家的根本,必须谨慎行事为好啊。”

嬴恪率先打破沉默,开门见山地说道,目光深邃而又意味深长地看着吕不韦。

吕不韦心中微微一凛,他深知眼前的局势微妙而复杂,但多年的政治生涯早已让他练就了沉稳的心境,因而表面上仍镇定自若:

“镇国君,不韦自从辅佐先王以来,便倾尽心力,毫无保留。无论是在各国之间纵横捭阖,周旋外交,还是在国内大兴水利,重视农商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筑牢秦国的根基。”

“如今的局势,不韦又怎会不明白王上和镇国君的心意呢?只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秦国的根基更加稳固,绝无半分不臣之心啊。”

嬴恪微微点了点头,神色相较于之前缓和了些许:“相国,我清楚您的才能对于秦国而言是何等的珍贵。但王上逐渐长大成人,他的志向是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这就需要独揽大权,能够毫无顾忌地放手施为。您在朝堂多年,难免会有一些人对您心生嫉妒和怨恨,在王上亲政之后,恐怕会有人借机兴风作浪,挑起事端,从而引发朝堂的动荡不安。”

吕不韦长叹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不韦在行事过程中,或许有时过于刚愎自用,以致于招来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但我对秦国的忠心,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一般,清晰可见,天地可鉴。镇国君,您看看如今的秦国,经过多年的变法图强,已然具备了虎狼之师的姿态,拥有了称霸天下的实力。不韦平生的心愿,也如同大秦的先王们一样,一心想着扫平六国,实现天下的大一统啊。”

嬴恪目光坚定如炬,直视着吕不韦的眼睛说道:“相国放心,王上对此自有安排。您只需将手中的权力交接出来,日后王上会以宾客之礼相待,遇到军国大事依然会向您问询请教。秦国的朝堂,需要的是上下齐心,团结一致,而不是某一家族或者某一个人的独大局面。”

吕不韦苦笑了一下,心中明白大势已去,但仍有着一丝不甘和无奈:“罢了,我既然已经身处这权力的棋局之中,便顺应王上的意愿吧。只希望镇国君能够转告王上,吕不韦愿意在余生之中,凭借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在幕后默默地为秦国的大业添砖加瓦,绝对不会有半点异心。”

就这样,二人彻夜长谈,从秦国先王们的遗志,谈到当下秦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从朝堂上错综复杂的势力分布,谈到六国对秦国虎视眈眈的严峻态势。

吕不韦详细地剖析着自己过去为秦国谋划的每一步棋,言辞恳切,充满了对秦国的深情和不舍;

嬴恪也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在忠与奸、明与暗之间进行着审慎的判断和思考。

不知不觉中,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晨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吕不韦缓缓站起身来,整了整自己的衣冠,拱手向嬴恪告辞。

他的马车缓缓驶离农庄,车轮在道路上扬起一片尘土,渐渐消失在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