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他已经在那次作战中牺牲了,希望他可以被追授一枚‘俄罗斯联邦英雄’勋章。”
蜂医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哈哈,彼得罗夫上校,你可真是小看了‘深蓝’了。其实他现在就在城里,咱们随时可以进行视频通话。”
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诙谐,但也显得格外自信。
彼得罗夫听后微微皱眉,显然不敢相信蜂医的话,毕竟按照他所知,侄子早已牺牲。于是,他立刻追问:“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深蓝还活着?你们确定不是搞错了?”
蜂医见状,笑着点了点头,补充道:“确实,他在城内,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告知外界。我们可以马上联系他,亲自确认一下。”
彼得罗夫依然显得有些犹豫,但在再三确认之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冷笑一声,似乎对自己之前的担忧有些自嘲。
他转身面对其他人,开始调侃起GtI后方机关工作人员的失误:“看来,GtI的后方机关又出错了吧,居然搞错了阵亡通知书。”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讽刺,显然是对这些扛着军衔的文官们工作上的疏漏感到不满。
“这些人连基本的情况核实都做不好,偏偏还要忙着发阵亡通知书,真是荒唐。”彼得罗夫话语中的不屑和嘲弄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出来,气氛变得轻松了许多。
此刻,所有人都期待着能够尽快联系到“深蓝”,无论是为了确认消息,还是为了在这个冰冷的冬季中找到一丝温暖的希望。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这28名来自俄军阿尔法部队的精锐特种兵,包括彼得罗夫本人,身上都安装了m-4 Relink “天顶”脑控外骨骼作战系统,这种先进的外骨骼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力量和耐久性,还能通过脑控系统与士兵的思维直接连接,实现几乎完美的协调与控制。
每个士兵的外骨骼系统在战斗中提供了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对付重型武器和长时间的高强度作战。
彼得罗夫自己也不例外,身穿这副外骨骼,手中还拿着K-8重型防护盾,那是目前为止防御力最强的个人装备之一,几乎能够抵挡住任何形式的攻击。
令人注目的是,彼得罗夫的装备与其他士兵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是他的外骨骼型号稍微落后了一个版本,但即便如此,依然具备超凡的作战能力。
在战斗的紧张氛围中,彼得罗夫上校和肖特中校迅速交流了城区的战况。
通过前线的侦察和情报分析,他们得知目前战局已经变得异常复杂。
敌方哈夫克军的攻势不断加剧,城区的防线岌岌可危,尤其是小镇中心的大红楼要塞,已经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
彼得罗夫和肖特中校深知,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整个小镇的防线将彻底崩溃。最终,他们决定亲自带队,前往支援这个局势最为危急的地方——大红楼要塞。
在做出决定后,彼得罗夫上校把自己带来的二线作战人员暂时留在了集中水处理厂,这个地方相对来说比较安全,虽然局部地区也在敌军炮火的影响范围之内,但总体上它仍能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庇护所。
与此同时,精锐的特种兵和前线作战士兵将继续跟随彼得罗夫前进,告别了肖特中校、安妮、蜂医和雷宇少校,带着使命和决心,走向了更加险恶的前线。
一路上,彼得罗夫的队伍来到了集中水处理厂的地上部分,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的心情愈加沉重。
暴风雪正猛烈地肆虐着这片废墟,风雪交加中,四周的一切都显得格外荒凉。
大雪覆盖了破败的建筑和焦黑的废墟,似乎整个城市都在经历着末日般的洗礼。
曾经整齐的地面设施,现在几乎全部被哈夫克军的炮火摧毁。
地面上散落着零碎的钢铁和水泥残骸,空气中弥漫着烧焦和爆炸后的硝烟味。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战火和炮击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无数的倒塌建筑和断裂的管道交织成一幅破碎的画面。
面对这片令人心碎的废墟,彼得罗夫上校没有一丝动摇,他对身边的特战干员们下达了指令,迅速集结,准备前往大红楼要塞。
尽管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艰险的战斗,但每个人都清楚,只有守住这个要塞,才有可能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
在暴风雪的遮掩下,彼得罗夫和他的队员们紧紧跟随,踏着残垣断壁的路面,朝着最危险的区域前进,他们的身影在雪中渐行渐远,融入了这片末世般的荒凉之中。
彼得罗夫带着数十名俄军特种兵,冒着猛烈的暴风雪,踏过了已经被炸成废墟的集中水处理厂。
寒风刺骨,雪花在空中横扫,吞噬了所有的视线和声音。
每一步都伴随着脚下碎裂的瓦砾和破碎的金属声,但没有一个士兵停下脚步。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北方的大红楼要塞,那里是战局的关键。
穿越废墟后,彼得罗夫和队伍很快到达了位于火车站的城区临时指挥部。
这里原本是一个作战指挥的枢纽,如今已经沦为一片荒凉的战场。
指挥部大楼的外墙已经被炮火打得千疮百孔,楼内的设备和文件也散乱一地。
大厅里,只有十几名留守的士兵在忙碌着,其他的队员早已被派往了更为关键的战场——大红楼要塞或者南边的集中水处理厂,进行最后的防御。
威廉中尉依旧是那副冷酷、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的样子。
他站在指挥部的中央,目光如冰,似乎对彼得罗夫的到来没有丝毫的惊讶或者关心。
彼得罗夫看了一眼他,心里无奈一叹。战争已经让所有人变得麻木,威廉的冰冷态度和身上的疲惫并不令他意外。
两人只是简单交换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彼得罗夫并没有心情停留在这里。
眼下的战局愈发严峻,大红楼要塞的防线急需支援,每一分钟的拖延都可能让整个城市陷入更深的绝境。
他摆了摆手,示意队伍准备继续出发。
他没有多说什么,带着特种兵们走出指挥部,重新踏上了那条被暴风雪吞噬的道路。
尽管大红楼要塞的方向正被敌军围攻,但此时的彼得罗夫,已经没有任何犹豫。
战争的残酷早已让他失去了对无谓交流的兴趣,他只关心一件事——如何迅速、有效地支援大红楼要塞,保住这最后的防线。
随着队伍再次向北出发,步伐坚定,彼得罗夫带领着他的精锐部队,穿越风雪与废墟,朝着那个至关重要的目标前进。
在他们的脚步下,残破的世界仿佛都变得模糊不清,唯一清晰的,是那座还在坚守的要塞,和其中尚存的希望。
绕过火车站前几个硕大的弹坑,彼得罗夫的目光迅速锁定了这些深深的凹陷。
他一眼认出,这些是哈夫克的炮兵使用2S43‘锦葵’自行火炮的猛烈齐射所造成的。
每个弹坑直径都足有三四米,深度更是无法估量,仿佛是大地被无情撕开了一道道裂口。
弹坑里堆满了积雪,白茫茫的雪层与破碎的地面形成鲜明对比。
路面上,密密麻麻的弹坑像是遗落的伤疤,似乎每一个坑洞都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残酷与不顾一切的破坏。
小镇的每一座建筑几乎都没能逃过哈夫克炮兵的猛烈轰炸。
暴风雪虽将视线笼罩,但即使在这刺骨的风雪中,彼得罗夫依然能感受到周围的废墟与荒凉。
那栋曾经的商店、那座本应充满生活气息的居民楼,如今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建筑的钢筋和混凝土已经被炸得七零八落,废墟中弥漫着硝烟与冰冷的空气。
在这种天气里,尽管看不清楚建筑的具体形态,彼得罗夫依旧能从断裂的楼板和焦黑的残垣中,推测出它们曾遭受了怎样的猛烈打击。
随着队伍继续向前,彼得罗夫带着几十名特种兵沿着被战火摧残的街道行进。街道两旁原本整齐的商店和民居已经变得支离破碎,四散的玻璃和弹痕遍布墙面。
暴风雪下,风雪如刀,刀刀刺骨,队伍在这样的环境中前行,脸上已经被风雪凿得有些麻木,但每个人的步伐依然坚定,心中没有丝毫停歇的念头。
走了不久,他们看到前方似乎有灯光透过雪雾闪烁,若隐若现的光源与周围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步伐逐渐靠近,彼得罗夫注意到,灯光的源头是几辆停靠着的装甲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