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李婷的家庭智慧(1 / 2)

活在当代 格拉萨森 1779 字 1个月前

近来,赵刚一心扑在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的宏伟事业上,仿佛一位孤勇的战士,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战斗之中。从与供应商洽谈采购优质种子和有机肥料的唇枪舌剑,到研究新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引进的日夜钻研,再到处理合作社成立过程中的繁杂手续和人员调配的焦头烂额,每一项事务都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肩头,让他忙得不可开交,整个人像上了发条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在与供应商的谈判桌上,赵刚目光坚定,据理力争,只为争取到最优质的种子和肥料,却也因此常常错过饭点,饿着肚子继续商讨细节;面对新的种植技术资料,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无数个夜晚挑灯夜战,在昏暗的灯光下反复琢磨那些复杂的图表和数据,眉头紧锁,神情专注;处理合作社的手续时,他奔波于各个政府部门之间,填表格、交材料、解释说明,不厌其烦地应对着各种繁琐的程序和问题;而人员调配更是让他绞尽脑汁,要考虑每个人的特长、性格和工作经验,力求达到最佳的人员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

李婷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深知赵刚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农业梦想,那梦想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他心中闪耀着炽热的光芒,更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为村里的乡亲们谋一条致富的出路,这份责任和担当如同沉甸甸的使命,驱使着他不断前行。于是,她默默地承担起了家里的大小事务,用自己柔弱却坚韧的双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实际行动给予赵刚最有力的支持,成为了他坚实的后盾。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村庄,只是在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李婷就已经悄无声息地起床了。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生怕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家人,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早餐。厨房中,炉火正旺,映照着她那略显疲惫却充满温柔的脸庞。她精心烹饪着赵刚和孩子们爱吃的饭菜,每一道菜都饱含着她的深情与关怀。那香喷喷的米粥,是她用爱慢慢熬煮而成,每一粒米都吸饱了温暖的汤汁;那金黄酥脆的油条,是她用心细细炸制,每一根都饱含着家的味道;还有那鲜嫩可口的煎蛋,她小心翼翼地掌握着火候,只为煎出完美的形状和口感。

待赵刚和孩子们吃完早餐出门后,李婷便迅速收拾好碗筷,那动作熟练而麻利,接着打扫房间、洗衣服、喂鸡喂猪,将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拿起扫帚,认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一丝灰尘;洗衣服时,她用力地揉搓着,将每一件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喂鸡喂猪时,她轻声呼唤着那些家禽家畜,眼中满是温柔与呵护。在她的辛勤劳作下,家里始终保持着整洁、温馨的氛围,仿佛一个宁静的港湾,为忙碌了一天的家人提供着舒适的栖息之所。

在忙碌完家中的事务后,李婷也没有闲着。她深知赵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村里的乡亲们产生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而这些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发展,犹如一根敏感的神经,牵动着整个事业的成败。于是,李婷充分发挥自己温柔善良、善于沟通的优势,主动帮赵刚协调村里的人际关系,成为了他在村里的得力助手。

村里有几户人家对土地流转的价格有些犹豫,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几户人家围坐在一起,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担忧和不安。李婷得知后,便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她带着真诚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而亲切,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担忧和诉求。她静静地坐在那里,眼神专注地看着每一个人,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让乡亲们感受到她的尊重和关心。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解释土地流转后加入合作社的种种好处。

她说道:“大家想想,土地流转后,咱们不用再每天辛苦地在地里劳作,就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而且到了年底,合作社盈利了,还有分红呢!这可比咱们以前自己种地挣得多得多,还轻松不少。大家不用再担心天气不好影响收成,也不用为卖菜的事情发愁了。”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充满了感染力,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驱散乡亲们心中的疑虑。在李婷的不懈努力下,这几户人家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顾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同意了土地流转的方案,为合作社的土地整合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还有一次,合作社里的两位成员因为工作分配的问题产生了矛盾,两人脸红脖子粗地站在那里,互相指责,差点大打出手。李婷得知后,急忙赶到现场。她先将两人分开,那动作果断而迅速,然后分别与他们谈心,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两人都觉得对方的工作轻松,而自己的任务太重,所以心里不平衡。李婷听后,笑着说:“大家都是为了合作社好,都是一家人,何必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呢?咱们合作社刚刚起步,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一项工作都不可或缺。大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我们的合作社才能越来越好啊!”她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吹拂着两人的心间,让他们渐渐冷静下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握手言和,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为合作社的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随着合作社的规模逐渐扩大,人员也越来越多,管理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赵刚每天忙得晕头转向,有时甚至会忽略一些重要的细节,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成员们之间也出现了一些小摩擦。李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觉得自己不能只是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应该为赵刚分担更多的压力。

于是,李婷开始主动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她从村里的图书馆借来了许多关于团队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的书籍,每天晚上在家人都入睡后,她便坐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地阅读着那些书籍,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笔记下来,第二天去请教村里的老师或者有经验的人。她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