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内的文官武将各自返回府邸,率领着家奴、私兵护卫大街小巷。
党派林立的朝廷命官们摒弃了往日的恩怨,不约而同的一致对外。
京都一旦被破,他们一代人乃至几代人打拼出的家业可就都毁了,就算圣人不急,他们也得急。
三代家族积淀,十年寒窗苦读,二十年官场起起伏伏,才换得今天的官位。
可恶的叛军想要夺走我们的一切?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万寿节宴会上喝的酩酊大醉的外国使节们睡了一夜,成功躲过了宫廷政变,但却没想到京都被叛军包围。
活着真是不容易,中原确实地大物博,但是非纷扰也太多了,还是自己的国家生活的安稳些。
太玄殿前广场上,数千朱家私兵额头前统一扎着白绫。
皇宫内所有的太监皆身着缟素,主子要去拼命,他们岂有退缩的道理?这一刻谁也不能说他们不是男人。
成百上千名宫女不施粉黛,换上了压箱底舍不得穿的崭新宫服,分批次登上城墙。
教坊司的舞伎与乐官都是现成的,有条不紊的站在城楼最显眼的地方。
这些身份地位且最不起眼的伶人、婢女、奴才的肩膀上扛着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任务。
京都城外二十里处,叛军主将冯大猷满头白发,闪露精光的双眸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半年前,正当他心灰意冷准备悬梁自尽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敲响了他的房门,并且留下了三只锦囊。
凭借第一只锦囊,冯大猷从失意的老将军重新执掌了一地兵权。
打开第二只锦囊,冯大猷得到了许诺,一个能替他的妻儿报仇雪恨的许诺。这件事他没有一天不想,想办到却难如登天。
第三只锦囊还未拆封,老者跟他说过,请在起义军大败之时,或面临重要决定时再打开,锦囊里的答案可以为其解惑。
冯将军论资历是王朝的老将,先皇征战四方时他就是正六品昭武副尉,手下兵丁三百四十八人。二十多岁的年纪,能得此官职,可谓少年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