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攻守战打的有来有回,死伤人数触目惊心,据粗略统计,一个弹指间就会倒下十几具尸体。
军帐在五天内已经调运了三次兵源,死的人远比补充的人多的多。遗书已经顾不得写了,伙夫拎着马勺,捧起铁锅去顶城墙的破洞,老卒带领着生瓜蛋子在冲杀中适应战场。
断臂残肢重重叠叠,尸体就连百战老兵都被浓重的血气呛的睁不开眼,不禁发出哀叹,战争还要持续多久!
北方狼烟千里,士兵以命护国,百姓日子过得更难,仅留下家中半月的口粮,剩下全部送往了前线。
还未断奶的孩提感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哭声更大,家中的老人与媳妇强撑生活的重担,所有的念想就是在前线厮杀的亲人能活着回来,哪怕断了胳膊、瘸了腿也不要紧。
再看南方,未经战事的小城内,生活依旧。
临州城内,这地方虽面积不大,但是整个王朝的经济重镇,江南四大家族之首的裴家世世代代居住于此。
距舟山郡有八百多里,从清风岭走水路最快也要两个时辰才能远远的看见临州城标志性的钟鼓楼。
三面环山,直耸入云,纵飞鸟难渡,又有宽阔的护城河,宽数十丈,深不见底,想要从外部强攻入城,除非城楼子上的士兵全是睁眼瞎。
裴家身为临州的地头蛇,抽调了东南军镇五千的士兵回临州驻防。城楼上的千人之众,皆只听其调令,没有裴家老家主的亲笔命令,一州长史也不得擅自靠近。
昨日就有个精神失常老乞丐,踉踉跄跄要跑去城楼下乘凉,三次空弦警告无果后,直接就被弓弩手射成了血人。那凄惨样就别提了。
原驻守的士兵被州牧大人安排在了十丈开外的凉亭侍应,干些处理尸首、通风报信的杂事。
也不怪裴家的强悍,人家确实真有能量。临州四座城门上新添了二十五架船炮,城墙增高了半丈,都是裴家的功劳。
放宽心想,只要临州城不乱,州牧就是乖乖的当个孝子贤孙倒也不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