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兵跑到侯宪礼的面前,说:“长官,有人逃跑,请问怎么处理?”
“啊!我看这些人是想倒反天罡不成?你们手里不是有家伙吗?凡是逃跑的人,都不要让他们活着离开。”
“是!”
这一命令,让五名中国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十名中国人严重受伤,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回国内,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不紧担忧,缅北电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以及严重威胁到国人的声名财产安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公安机关一直在开展打击电诈犯罪活动,抓获了一大批电诈犯罪分子,但由于电诈犯罪分子,但由于犯罪嫌疑人隐藏在境外,这给公安机关带来不小的难度。
这三起案件发生以后,国内各大媒体,都对当前的电诈问题作了专题报道和评论,大声疾呼有关部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以及北京有关领导的指示,公安部门高度重视,决定在林桂省林桂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打击电诈的对策。
由此,来自六个省市的公安厅长、刑侦队长聚集在林桂市,经过激烈讨论,决定打破地区和警种界限,与缅甸警方成立联合专案组,由于开会这天是11月20日,所以就定名为“11·20”总负荷专案组,由于葛志刚有极强的专业素养,以及破获过几起大案要案,专案组决定由江海河担任组长、葛志刚担任副组长及前线总指挥,下设材料、审查、追捕、联络四个个小组,材料小组组长是韩先荣,审查小组组长是周怀英,联络组组长宋广平,追捕小组组长是王鹤鸣。按照有关会议精神,从各地抽调的公安人员迅速集结到了林桂市。
葛志刚作为前线总指挥,他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大,可以说是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这是跨境犯罪,虽然都在传这些诈骗团伙就藏匿在缅北,但各地汇报的情况没有任何证据,即使抓到一些诈骗犯罪嫌疑人,但这些人死不认账,所以缺少口供和证据,无法形成有力的证据链不得不把他们放走,根本就理不出头绪。
对于杀害我公民的凶手,只知道是缅北军方人士干的,具体是谁?是哪一伙人干的?背后的主谋是谁?全都是一个模糊概念。
所以,接手这个惊动全国的大案要案,可以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无论多么棘手的事情,都必须要有人去做。从某种意义上说,葛志刚肩负着全国人民的期盼,如果不把盘踞在境外的电诈犯罪团伙捉拿归案,就无法向全国公安民警交代,公安机关也没有脸面面对全国十多亿人。基于此,这个案件必须破,而且还要在最短的时间侦破。想到这里,葛志刚有了信心和力量,他一定要带领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与缅甸同仁一道,把电诈犯罪分子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