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安平王刘理惨败,刘璿的心结(2 / 2)

刘理迫不及待地打开信报,只看了两眼,脸色就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只觉得眼前漆黑一片,身体摇摇欲坠,最终倒在了椅子上。边上的大臣们看到这个情况,也齐齐跪在了地上,齐声喊道:“太上皇饶命,吾等都是受小人蛊惑,求太上皇开恩!”

刘禅不紧不慢地拿起信报,仔细阅读了一遍,然后冷冷地说道:“你们还是等皇上回来再定夺吧。”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不容置疑。

此时,寝宫内一片寂静,只有刘禅那沉稳而有力的声音在回荡。而刘理则瘫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悔恨。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输了,而且输得一败涂地。

一众人等,皆被暂且置于看管之下,虽未遭受严刑拷打之苦,却也失去了人身之自由,如同笼中之鸟,束缚了羽翼。

随着皇帝刘璿的匆匆归返,心中虽早已得知父皇安然无恙的消息,但当他亲眼目睹皇宫那巍峨的宫门已被熊熊烈火吞噬,化为灰烬,心中仍是怒火中烧,难以遏制。那怒火如同被狂风席卷的烈焰,熊熊燃烧,几乎要冲破胸膛。

待他见到刘禅,听闻了叛乱的前因后果,心中仍是余悸难消。那场叛乱,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了整个皇宫,若非辅国将军刘循与邓忠父子在千钧一发之际,智勇双全,力挽狂澜,恐怕如今的皇宫早已是一片废墟,而他迁都的宏图伟业,也必将沦为世人笑柄。

刘璿思及此,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杀意,欲将那些叛乱分子斩尽杀绝,以泄心头之恨。然而,此时刘禅却缓缓开口,言语中透着几分沉稳与睿智:“皇儿,为父知晓你心中必有怨言,但你皇叔此刻万不可杀,大臣们也不宜牵扯过多。否则,朝局必乱,迁都之事更将举步维艰。”

刘璿闻言,心中怒火虽未全消,却也强制自己冷静了下来。他渐渐明白,朝政之事,并非仅凭一腔热血便能治理妥当,更需智慧与谋略,方能在这纷繁复杂的局势中稳操胜券。

刘禅继续娓娓道来,言辞恳切:“皇儿,你可将叛乱之将领处以极刑,以儆效尤。至于你皇叔,可降为侯爷,再派人严加监视即可。其余大臣,伐俸三年,以示惩戒。经此一事,想必大臣们都会收敛许多,不敢再轻举妄动。”

刘璿听闻此言,心中豁然开朗,对父亲刘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世人皆言父亲是庸碌之辈,殊不知,父亲的政治智慧远非自己所能比拟。只是父亲或许早已厌倦了这宫中的勾心斗角,方才选择退位让贤,将这江山社稷交予自己手中。

刘璿按照父亲的吩咐,将那些叛乱的参与者一一处理妥当。然而,他心中却始终难以释怀,那个始作俑者——马埮,如同他心中的一根刺,让他如鲠在喉,如芒在背。那人曾在涪城阵前出现过,后来吴尊战败,他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刘璿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不将此人揪出,他心中难安。于是,他不得已之下,只好命令董宏动用司闻曹的力量,去追查马埮的下落。而他自己,则再次准备出发前往汉中。只是,经过这场叛乱,他对自己宗室亲族,甚至是亲兄弟,都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怀疑。这种怀疑,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而远在襄阳的刘谌,却对此一无所知。他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殊不知,一场悄无声息的阴霾,正如同乌云压顶一般,缓缓向他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