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即将展开一场至关重要的测试——检验炮击时船只的承受能力与稳定性。
炮座固定在龙骨上,木板是承受不了重炮的后坐力,炮座上转盘可以270度手工旋转,可以为炮台修正炮击角度。
这项任务将从正面炮击开始着手实施,此时炮口与船身近乎形成一条笔直的直线,而此次炮击的目标则是远在 3.5 公里之外的那座礁岛。
此次试炮所使用的均为穿甲弹。要知道,在17世纪,除非是面对坚不可摧的碉堡或是高耸厚实的城墙,才会动用穿甲弹这一强大武器。
至于对付这世界的船只,则只能选用高爆弹!毕竟,如果用穿甲弹去炮击其他船只,哪怕是威力巨大的盖伦战舰,恐怕也只会被轻易地打个对穿罢了,根本无法对船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只有高爆弹才能对船体破坏。
此时此刻,五个炮组的正副炮长们正全神贯注地轮番观察着炮镜,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见第一炮组率先行动起来,他们有条不紊地装填着炮弹:先是小心翼翼地用推板将炮弹送上弹位并卡好位置,接着再装入发射药。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何这里不是采用弹药一体化设计呢?其实啊,即便是在后世人尽皆知的那些国家,其广泛运用的 155 毫米弹药也都是采取分离式结构!
与此同时,炮长学员们正在紧张地调整着仰角。由于射击距离仅仅只有区区 3.5 公里,可以说基本上属于直射范畴了。
经过一番精细计算与调试后,最终确定仰角为 3.6 度。如此之短的距离使得容错率变得极高,哪怕出现 0.2 的偏差,依然能够稳稳地直击目标呢!
终于,随着一声令下:“发射!”在纵向水平仪成水平0度时,炮手一拉炮绳,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骤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