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叔伯,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打算在咱们村子里购置一块土地,然后再出资建造一座学堂。
这样一来,周边所有的小娃娃,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能够有机会走进学堂念书识字!至于那教书先生的薪俸嘛,也是由我一力承担。不知诸位叔伯对此可有什么看法或者建议?”
众人听闻此言,顿时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起来。
只听得有人赞道:“嘿哟,这后生可真是不错啊,离家这么久还没忘了本,真是个重情重义人!”
又有人附和着:“可不是嘛,洪敏这孩子如今算是出息喽,好仔!”
这时,那位年纪最长的老者清了清嗓子,咳嗽了一声后缓缓开口说道:“买地这事儿你就别操心,咱村里有的是空地。至于你想要招募护卫和帮佣这些人手,我这就让人去挨家挨户给你通传一声。
到时候人来了,你只管按照自己的标准好好挑选便是。倘若其间有谁敢故意刁难或是挑三拣四的,你尽管跟阿伯讲,我来收拾!”
接下来,众人便围拢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寒暄起来。大家对洪敏这些年在海外的经历充满了好奇,不停地追问各种细节。
而洪敏呢,则是尽可能地选择一些可以讲述的事情来说,同时也努力避免说谎话。
毕竟,一旦撒了一个谎,往往就得用无数个谎言去圆它,如此下去,最终只会沦为他人眼中的笑柄罢了。
在祠堂偏庭会客说了一个多小时,茶都喝了几盏了人陆陆续续的过来了,这一看最少有四五百人年青人,主要是听到月饷护卫十两吸引过来的。
这次洪敏明显放水了,没有在临高征兵那么高要求,而这次足足有280人之多,这水放的有点狠。
交代好护卫和帮闲明天去码头报到,洪敏又和众人说海外带来了良种,每家每户都到祠堂门口领种,特地交代稻种只能种一季,还把红薯玉米土豆的种植和族老交代一番,婉拒了宴请赶回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