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租田(2 / 2)

所以对于黄乔而言,这着实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想到一亩五六石的收获,还是决定自己买临高刚出稻谷的做种划算,估计他这一季稻是废了,还有部分没租地给东宋的,包括县衙的官田都是这心思,东宋警告过必须要自己的种子,别人还是信不过,没办法。

临高一季稻还是用船上留存的杂交稻种,要是用收获出来的做种,估计只能喂牛当草吃。

这次共租来七万多亩稻田,将采取全机械化生产包括犁田,播种,收割。比如犁田在土着手里一亩地要一天的劳力,没有牛的还需将两人在前面拉犁,而机器只是用不到五分钟计算就能完成。

随着源源不断的柴油被供应到位,临高地区的一稻种植终于迎来了全面机械化作业的崭新阶段!

临高基地内,一台台挖机如同巨兽般伸展着它们巨大的机械臂,在道路中央两侧开始挖掘下水管道。

由于有了充足的柴油作为动力支持,众多原本闲置的机器设备再度轰鸣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而钢铁材料的充裕更是让下水井盖得以实现批量生产,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那些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目睹着如此大量的铁块被铺设在地面之上,心中不禁感到阵阵疼痛与惋惜。他们纷纷感叹道:“这东宋可真是太富有啦!”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临高地区的铁价却如悬崖跳水一般急剧下跌。曾经珍贵无比的锄头、铁锅、剪刀、镰刀、锤子、铁锹、鱼叉、铁钉、菜刀等物品,如今变得唾手可得。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随便一件这样的工具都是能够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如果面临分家,甚至可能会因为争夺这些物件而引发激烈争吵。

更让人惊叹的是,根据炼铁厂里的民夫们透露,这些铁质器具的制造过程简直超乎想象。只需要将融化的铁水倒入特制的模具之中,接着利用强大的冲压机器进行加工,再经过刃口包钢以及机器打磨工序,一把把崭新的刀具便冒着缕缕青烟诞生而出。

相比之下,传统的铁匠师傅辛苦一整天才能打造出一把菜刀,而这些东宋集团的机器设备却,每一次呼吸之间就能产出一把锋利无比的成品,使得古老的手工打铁技艺瞬间失去了竞争力,几乎没有了生存空间。

那炼铁炉听说自从点了火到现在都没有停过,日夜不停的烧铁水,那出来的铁器堆积如山,县令过来看着都眼热不已,这可有他三成股,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