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明朝的那些达官贵胄们不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吗?显然不是,他们皆是被一己私利蒙蔽了双眼,包括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内,又何尝不是如此。
“你就一定认为你会比朝廷做得更好?”,朱燮元幽幽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甘与质疑。
秦思源再次轻笑出声,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傲然,“至少不会比朝廷做得更差”。
“至少在我治下的百姓能填饱肚子,不用再受那饥寒交迫之苦”。
“至少我会保障他们基本的人权,而不是让他们被人像牲口一样被驱使,被奴役,被折磨致死”。
朱燮元细细地咀嚼着“人权”这两个从未听闻过的字,那模样像是在品味一道绝世佳肴,又像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神秘宝藏。
细细揣摩一下之后,他似是被一道灵光击中,顿时明白了这两个字的深意,于是问道:“你是法家信徒?”。
在他收集的情报里,秦思源连他族叔都斩了,这种情况只有在法家那里才能看到,儒家是讲究亲亲相隐的,不会撕开最后一张遮羞布。
秦思源摇摇头,“我不是什么家的信徒,而且我也认为现在的儒家基本一无是处”。
“大部分酸腐的儒士们,整日只知高谈阔论,却无治国安邦之实,哪里还有一点风骨”。
朱燮元听闻此言,双目圆睁,仿若被触碰到了逆鳞,怒声大喝道:“放肆!我儒家治世千余年”。
“侍奉王朝无数,由不得你这个小儿如此编排诋毁。儒家思想乃我华夏之根基,岂容你这无知小辈践踏”。
郑强听到他这声怒吼,仿若被点燃的火药桶,瞬间热血上涌,不由得站了起来,手直接按在了刀柄上。
刀柄被他握得咯咯作响,愤怒的目光如利箭般注视着朱燮元,仿佛下一秒就要拔刀相向。
秦思源脸色一沉,挥手说道:“郑强,你先出去”,转头看了一眼林伯俊,“林师爷也先出去吧”。
郑强不敢造次,心中虽有满腔怒火,却也只能连忙应命,拉着林伯俊就快步走了出去。
等两人走后,秦思源这才目光如炬地问道:“总督大人,你认为现在的儒家和孔子的儒家是一回事吗?这其中的差别,你可曾深入思考过?”。
朱燮元强抑怒火,沉声道:“秦指挥使,休得胡言!孔子之儒,乃仁礼之学,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思想光辉,照耀千古”。
“自董仲舒之后,儒术虽经整合,却也是顺应大汉之需,使儒学大兴,奠定后世道统根基,何错之有?”。
秦思源冷笑一声,霍然起身,“总督大人,莫要自欺欺人,孔子之儒,本是心怀天下,欲以仁德化民”。
“可董仲舒之后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似儒学昌盛,实则是将思想禁锢于一笼。此儒已非纯粹之儒,乃是统治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