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向两人,“四海商行从中独立出来,专职为军队、军工作坊提供军饷,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苏明哲眉头立刻皱成一团,面露迟疑之色:“大人,此事是否应当再做斟酌?军政分离,恐非如此简单划分”。
身为文人,他心底本能地不愿见到军队脱离文人的掌控,这不仅关乎权力的分配,更是为了稳固文官在政权中的地位。
秦思源轻轻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此举极为必要,军人不得干预政务,由我亲自统领军事,不过,也并非全然脱离文官体系”。
“仅仅是军饷来源独立,遇有军政大事,双方自会共同商讨决策,只是下层文官不再拥有对军队肆意指挥的权力”。
苏明哲一时语塞,陷入沉默,此事秦思源此前从未提及,他一时间确实难以接受。
秦思源见状,继续说道:“你们无需担忧,我这般安排,实乃防患未然。看看如今大明的状况,便可知晓其中利害”。
他微微叹了口气,“大明的士兵地位极其低下,令人痛心疾首”。
“这背后既有文官的因素,亦有武将自身的缘由,说实话,武将大多不擅长处理政务,武人主政亦非良策”。
“但一个势力、一个国家,若武力衰弱,那绝对是致命的,可若如大明那般,文官为了权势,必定会对武将进行打压,此乃大势所趋,非个人意志所能左右”。
苏明哲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大人所言甚是,只是这关乎重大,属下以为还需与众人商议一番”。
秦思源微微点头:“此乃大事,自当众人共同探讨谋划,我们的势力才刚有起色,当务之急是先搭建起基本框架,后续再逐步完善调整”。
苏明哲与周立民对视一眼,彼此心领神会,同时点头应允。
秦思源话锋一转,又提及另一个关键问题:“还有一点,大明向来遵循皇权不下乡之制,可我们绝不能如此”。
“我们必须确保政权的触角能够延伸至乡村的每一处角落”。
苏明哲与周立民赶忙行礼,齐声说道:“大人还请明示”。
秦思源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现今在村子里,有三类人领取月俸,分别是村长、民兵队长以及教书先生”。
“一般而言,每个村子人口大致在千人上下,如此算来,在这百万民众之中,我们便拥有了数千名基层官员”。
苏明哲紧接着回应道:“大人所言极是,这也曾是我们商讨过的,只是如此一来,官府的财政负担必定极为沉重”。
秦思源瞥了他一眼,沉声道:“财政压力大?若压力大,便征收商税。我此刻强调的并非银钱之事,而是怎样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苏明哲面露尴尬之色,连忙说道:“属下知错,还请大人继续明示”。
“我的想法很简单”,秦思源语调平缓地说道,“目前村长由我们指定安排,但绝不能一直如此”。
“日后村长之职需设定年限,比如三年或者五年,若想连任,必须经由全体村民投票选举,唯有得票数过半或者最高者方能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