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轻轻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文师爷所言甚是有理,杜无忧,你呢,你有什么想法”。
杜无忧拱手回应:“大人,现今土地分配虽已初步完成,但仍需精细规划”。
“也可考虑鼓励百姓开垦新田,给予适当奖励,如减免赋税等,如此一来,既能增加耕地面积,又可激发百姓积极性”。
秦思源沉思片刻,说道:“你们的计策甚好,看不出来啊,你不光会武,文治方面也不错嘛”。
杜无忧赶忙站了起来,“大人恕罪,这些事情都是和文师爷闲聊之时听到的,实在不是属下想到的”。
秦思源哑然失笑,伸手示意他坐下,“能听进去也不错,坐下喝酒,饭后我们再谈”。
此时,周立民似是想起一事,说道:“大人,还有一事需您定夺,保宁府境内的诸多水利设施因战乱受损严重”。
“若要开垦更多土地,兴修水利迫在眉睫,只是这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亦是不小”。
秦思源笑了笑说道:“我已经让懂水利的吏员前去勘探了,过年之后,修路的罪犯就会前去挖掘水库”。
“还有那么多俘虏,他们也会加入进去,然后再发动本地百姓,让他们自己挖掘本地的沟渠就是”。
众人纷纷点头,对秦思源的果断决策表示钦佩。
秦思源看着众人,目光坚定而充满信心:“诸位,我等身负保宁府之兴衰荣辱,只要齐心协力,定能在这乱世之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来,再饮此杯!”。
说罢,再次举杯,众人亦纷纷响应,一饮而尽。
用餐的时光匆匆而逝,秦思源用完餐食后,便稳步朝着书房的方向走去。
此次,他并未如往常那般召集所有人一同前往书房议事,而是单单传召了文师爷。
文师爷接获亲兵的传唤时,心中便知晓定是有极为重要之事。
在与秦思源一同用餐的过程中,他虽表面镇定,可内心却知道这次召见一定不会简单。
待他来到书房门前,先是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才轻轻叩响房门。
得到应允后,他推门而入,入门的瞬间,便恭敬地朝着秦思源行礼,口中说道:“属下拜见大人,不知大人有什么吩咐?”。
秦思源抬眸看了他一眼,缓声道:“文师爷坐吧”。
言罢,竟亲自执起茶壶,为文师爷斟了一杯香茗。
袅袅升腾的茶香,瞬间弥漫在书房的每一寸空间,似是为这凝重的氛围添了一抹别样的温馨。
文师爷见状,愈发恭敬,只稍稍以半边臀部挨着凳子边缘落座,身体前倾,双手自然垂落在膝前,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文师爷,”秦思源的声音低沉,“我们相识已久,这一路走来,风雨兼程,其中的艰辛与波折,你皆看在眼里”。
“你为我鞍前马后,所做的诸多事务,我亦铭记于心,如今,有一事相托,却不知你是否愿意?”。
文师爷闻得此言,脸色瞬间变得庄严肃穆,他缓缓起身,双手有条不紊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襟,那动作细致而庄重,似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