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保宁府大会下(2 / 2)

语重心长地说道:“只要你们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我保证你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希望大家能相互勉励,共同努力!”,听到这里,众人不禁精神一振,眼中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属下等遵命!”,大家异口同声地高声喊道,并整齐划一地行了个礼。

秦思源见状微微点了点头,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坐下。

待众人都坐稳后,他才缓缓落座,调整了下坐姿,接着说道:“好了,我们此次聚集在此的目的也就如此明确了”。

“日后,如果再有其他志同道合的同志愿意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你们一定要把这些要求和期望给他们讲解清楚”。

说到此处,他略微加重了语气,以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这时,秦思源又继续问道:“之前发给你们的文书,不知道各位是否都仔细阅读过了?对于里面的内容,你们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想法吗?”。

见没人立刻回应,秦思源紧接着补充道:“如果有的话,就趁现在提出来,咱们还可以好好商量讨论一番”。

“千万不要等到实际开始施行的时候再来提出问题,那样可能会影响整个计划的推进,所以,有想法的尽管畅所欲言”。

众人依旧沉默不语,气氛显得有些凝重。

就在此时,一直坐着未发一言的秦天云缓缓站起身来,他那挺拔的身姿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我这里存有一个疑惑,如今咱们村里的学堂已然成功建立,但可以预见的是,镇里乃至县里的官府必然也会着手兴建更为高级的学堂”。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这些学堂究竟应当教授哪些知识呢?所使用的课本又该如何确定呢?这件事必须得讲个明白才行啊!”。

秦天云的话音刚落,一旁的秦思源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接着,他接过话头,继续阐述道:“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便是不变之理,历经两千年岁月,此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正因如此,读书向来被视为一种极为珍稀的资源,但是回首观瞧当今之大明朝,多数百姓皆是目不识丁之人”。

“而我之所以执意要让村内所有的孩童皆能识文断字,并不仅仅是期望他们日后皆踏上读书入仕这条道路”。

“实则是希望通过让孩子们接受为期五年的教育,使之具备书写、阅读以及计算的基本能力”。

“更重要的是,令他们能够读懂并理解我们所推行的各项政策,明晰其中深意”。

“同时,也要教导他们知晓基本礼仪、明晓事理,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民众素质,促进发展与进步”。

说到这里,他喝了一口茶,“但是这不意味他他们就一定要读非常多的书,然后出来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