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前因后果上(2 / 2)

秦思源嘴角上扬,微微浅笑,手指轻转着手中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听闻当今圣上,登基不过五载,首辅却已换了九任?”。

朱燮元脸色一沉,此乃事实,崇祯登基前被文官蒙蔽,登基后方觉大明四处皆为漏洞。

此时的他又急于求成,性格愈发刚愎自用,全凭一己之念行事,将本就混乱之局搅得愈发不可收拾。

“你提此事,究竟何意?”,朱燮元面色有些阴沉地追问。

“我的意思很简单,皇帝的手伸得太长了,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大明已然病入膏肓,他却盲目下药”。

“自身又无妙手回春之能,致使本还能苟延残喘的大明,病情愈发沉重”,秦思源从容应答。

朱燮元哑口无言,秦思源所言句句在理,令他竟不知如何辩驳。

后世皆赞明朝有骨气,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

但在秦思源眼中却并非如此,大明的速亡,崇祯难辞其咎,既无自知之明,又缺乏破旧立新之勇。

当下大明的困境,崇祯当务之急乃是训练一支忠心耿耿之军,而后全力筹措钱财以装备之。

他既有帝王之名分,自会有诸多忠义之士愿效死命。

只要手握强军,富可养兵,往后之事便大有可为。

至少那些文官武将不敢再肆意欺瞒,推行政策亦不会处处受阻。总归一句话,需有破局之底气。

朱燮元仿若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上,喃喃道:“如此说来,大明已然无药可救?”。

秦思源微微一笑:“若换我坐于那龙椅之上,尚有一线生机,至于当下在位之人嘛,怕是希望渺茫”。

“您且瞧瞧,被罢免的那几位首辅当真皆是无能之辈?他们至少还能勉强维持,做个修补匠”。

“换了如今这位,又能如何?除了大发雷霆、自我折磨,还有何良策?我听闻他日夜批阅奏折直至深夜,如今大明当真有这许多紧要奏折?”。

朱燮元无话可说,有心想反驳一下,但又找不到理由,今天到这里后就一直不顺,让他有点呼吸不过来。

良久,朱燮元才问道,“如果朝廷重用你,你愿意为朝廷做事吗?”。

说完定定的看着他,“如果你愿意,老夫可以联合人上书,至少保你一个三品实职文官”。

秦思源摊摊手,“总督大人你这是在调戏我吗?我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去跳火坑?”。

“何况,我这人也不喜欢给人下跪,也没有给人磕头的习惯,还是算了吧”。

“你你”,朱燮元又激动起来,但是很快又泄了气,他心里很清楚,这个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他像一个即将溺死的人,迫不及待的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什么都顾不了。

过了一会儿,朱燮元缓缓说道,“你是不是很好奇,老夫为什么会匆匆来这里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