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御书房外,小太监轻轻推门,一股暖烘烘的气息扑面而来,然后示意他在这里等待。
没一会儿,里面传来一道声音,“宣三边总督洪承畴觐见”。
洪承畴深吸一口气,稳步踏入,只见崇祯端坐在御案之后,面色略显疲惫,却仍难掩帝王的威严与冷峻。
洪承畴赶忙上前几步跪地,高呼:“陛下,臣洪承畴觐见”。
大明现任皇帝朱由检,年号崇祯,崇祯面容清瘦,目光中透着冷峻与坚毅,眉峰微蹙似藏无尽忧虑。
他生性多疑,求治心切却又刚愎自用。
现在是崇祯五年,内有农民起义星火渐呈燎原之势,外有后金频繁侵扰边境。
他虽宵衣旰食,试图挽大厦于将倾,频繁更换大臣,期望能找到力挽狂澜之人。
然而其多疑性格致使君臣间信任缺失,决策时常犹豫不决,诸多政策难以有效推行,大明王朝在风雨飘摇中继续滑向更深的危机深渊。
崇祯打量着洪承畴,良久,“洪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洪承畴高呼一声,这才缓缓的站了起来。
崇祯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道:“洪爱卿,先且说说陕西之事,如今局势究竟如何?”。
洪承畴微微躬身,神色凝重:“陛下,陕西之地,贼寇虽经多次围剿,然其残部仍流窜于山林荒野之间,伺机而动”。
“加之去年大旱,民生凋敝,贼势犹如野草,春风吹又生,臣虽殚精竭虑,却仍难以彻底根除”。
崇祯眉头皱得更紧,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爱卿统兵多年,怎的成效如此有限?”。
洪承畴忙跪下,诚惶诚恐:“陛下恕罪,非臣不尽力,实乃贼寇狡黠,且与当地饥民多有裹挟,若单纯以兵戈相逼,恐激起更大民变”。
“臣以为,当剿抚并用,一面以重兵威慑,一面施恩救济,分化贼众”。
站在一旁的王承恩瞟了他一眼,心里暗忖,这家伙还真的是说一套做一套,你在陕西那是杀得人头滚滚,装什么呢?
崇祯沉默片刻,微微点头:“爱卿且起,此事后续再议,朕听闻保宁府近来颇为不宁,召洪爱卿匆匆进京,也是为了此时事,你且说来听听”。
洪承畴站起身来,定了定神:“陛下圣明,保宁府看似弹丸之地,实则暗藏玄机”。
“其地虽人口有限,然多年来私聚财富,广积粮草,所练之兵皆精悍异常”。
“臣听闻其有能工巧匠,制出犀利兵器,寻常官军与之相较,竟难以占得上风”。
“且其府主深谋远虑,似有大图谋,若不及早应对,恐为心腹大患”。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这是臣收集的保宁府详细情况,还请陛下过目”。
王承恩浮沉一甩,上前几步接过奏折,打量一番后,这才呈给了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