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闻言,立刻从袖中取出两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双手郑重其事地递给了文师爷。
文师爷接过文书,仔细审视了一番,确认无误后,他的脸色严肃起来,招来一名衙役,语气坚定地命令:“你,立刻将这两份文书送往都指挥使府,不许有丝毫延误!”。
那衙役领命,像是手中捧着的是千斤重担,脚步匆匆,不敢有半点停留。
随着衙役的离去,大厅内的气氛愈发紧张。李战林缓缓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今日,他将要完成一项重大的使命——将保宁卫指挥使的职位,传承给秦思源。
仪式开始,早就准备好的钟鼓齐鸣,震耳欲聋。
李战林走到大厅中央,那里摆放着象征权力与荣耀的指挥使印鉴。
秦思源紧随其后,他的脸上虽平静,但眼中难掩激动之色。
“众位见证,”李战林的声音洪亮,回荡在大厅的每一个角落,“今日,我将保宁卫指挥使之位,传于我的外孙秦思源”。
在场众人齐刷刷行注目礼,以示尊敬。李战林从怀中取出一条精美的丝绦,系在印鉴之上,然后亲手将印鉴递给了秦思源。
秦思源双手接过,他的手微微颤抖,这不仅是因为激动,更因为肩上突然加重了的重量。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稳住了心神。
“秦思源,今日起,你便是保宁卫的指挥使”,李战林的声音更加庄重,“愿你秉承正义,守护百姓,不负使命”。
秦思源紧握印鉴,朗声回应:“外公教诲,思源铭记在心,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众望”。
此时,外面响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在空中响起,如同战鼓激昂,为这场传位仪式增添了无尽的火爆气氛。
仪式的最后,熊宁元带领众人向秦思源行礼,以示对新任指挥使的敬意。
秦思源站在那里,接受着众人的礼拜,他脸带微笑,尽显威仪。
仪式之后,不相关的人尽数退去,首座上坐着的换成了秦思源。
经过一番商议,保宁府正式进入军管状态,所有的事情都要为接下来的战争让路。
为此,大家还商量出了一套应急计划,将整个保宁府二州八县划分开来,每一个地方都派去了一人主事。
他们拥有一言而决的权力,当地的守备营也会配合他行事,一句话就是就是县令都可以直接控制。
然后秦思源带着属下回了秦家庄,商议保宁卫的事情。
苏明哲首先站了出来,“大人,属下建议将家丁抽出来填补进卫所,将保宁卫的架子撑起来”。
秦思源点点头,“现在家丁的军制我不准备换,但是连以上的军职不用改变”。
“马上组建五十个连进入卫所系统,雷虎为我的副手,就任代副指佥事,刘文斌就任代卫镇抚”。
“赵猛、郑强、周浩、孙杰、吴胜利,这五人各自就任代千户,每人指挥十个连的兵力”。
“刘文斌负责组建督察队,负责纠察、审判、督战队,你们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