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抬眸看了他一眼,心中已然明了其所虑,毕竟读书之人渐多,而职位有限,况且还有军队退役之人需妥善安置。
当下新定之规,退役军官优先安排于税务与衙役部门,普通军人则就任民兵队长。
然苏明哲所问并非此等琐事,实则是关乎日后官员的录取标准。
“不必担忧职位之事”,秦思源神色平静,语调淡然,“工匠、农事、税务等诸多领域,但凡精于此道者,皆有机会踏入仕途”。
“待学堂建立完备,便可广纳学子,依其志向与专长授业,结业之后投身相应事务,若政绩斐然,自可提拔为官员”。
苏明哲若有所思,点头追问:“大人之意,可是这些学子结业后便直接赴地方任职为官?”。
秦思源颔首肯定,“日后将设立初等、中等、高等学堂,结业者皆需从乡镇基层起步”。
“古有‘不历州府不可为宰辅’之训,此地亦同此理,若想位居高位,必从乡镇历练而起”。
“如大明那般,仅以读书为能,却五谷不分、世事不明者,于我等而言,毫无用处”。
苏明哲缓缓点头,心中已然透彻。
大明及往昔诸多朝代之陈规旧矩,在秦思源眼中,皆如敝履,弃之不惜。
自此往后,再无状元、进士之名,读书人之地位虽存,然已非儒生独霸之局面,而是百家争鸣、各显其能之新时代。
周立民身为举人,闻听此言,心中亦有波澜。
往昔举人之名号所带来的荣耀与地位,即将烟消云散,然好在他明智地选择了追随秦思源这棵参天大树,也算有所依傍。
秦思源一边进食,一边说道:“诸位放心,但凡能实心做事、功绩卓着者,无论文官武将,我自会妥善安置”。
“待我等势力发展至一定规模,爵位之制亦将设立,彼时,诸位皆有机会荣膺”。
众人闻之,顿时喜形于色,在他们心中,官位虽好,然爵位才是真正令人梦寐以求之物。
那可是可传家续业、与王朝同休共戚的尊荣象征,瞧瞧大明的那些勋贵世家,至今依旧钟鸣鼎食、富甲一方,谁人不心生艳羡?
秦思源瞥了他们一眼,微微警示,“莫要过早欢喜,爵位之授予亦有限制,譬如公爵之家,全家所拥土地亦不得超万亩”。
“若欲求更多土地,便需放眼华夏之外,此世界可是广袤无垠……”。
众人听闻,面露疑惑之色,然此刻显然并非追问详情之时,他们深知,待时机成熟,秦思源自会将一切和盘托出。
然即便仅有这寥寥数语的透露,已然如同一颗诱人的果实悬于前方,令众人心中的动力愈发强劲,仿若看到了家族荣耀昌盛的锦绣未来。
“再论及爵位传承之事”,秦思源放下筷子,面容严肃,“爵位断不可授予庸碌无能之辈,传承之际必有严苛考核”。
“诸位且看大明的那些世家子弟,再瞧瞧我那两位兄长便知,此等无能之人,岂能担当传承家族大业之重任?”。
他这话说得就很清楚了,爵位肯定会有,但是继承爵位肯定不会简单,不学无术之人就歇歇吧。
总的来说就是,要严加管教自己的后人,爵位继承人不要滥竽充数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