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前因后果上(1 / 2)

秦思源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林师爷先去歇着吧,我和总督大人好好聊聊,晚上我设宴,给你们接风洗尘”。

林伯俊无奈,只能拱手行礼,随着侍从到别处去了。

鲁神通凑上前,低声说道:“大人,依属下看,这朱总督的日子怕是真不好过,才短短几年,就老得不成样子了,估计也没多少时日可活了”。

秦思源听了,默默点头,他如果没记错的话,朱燮元会在崇祯十一年去世。

去世后朝廷的赏赐还颇为丰厚,不过如今这情形,肯定是不可能再有那样的待遇了。

秦思源念头及此,心底也不禁泛起一丝心虚。

自己穿越到这乱世之中,确实已将许多人的命运轨迹彻底扭转。

但他从未有过懊悔,毕竟如今已改变了上千万四川百姓的命运走向。

张献忠注定无法踏入四川半步,这片土地也不会再遭受土匪与清兵的残酷蹂躏。

只要能护住这千万百姓,他便觉问心无愧,毕竟万千黎庶的身家性命,远比那几个高官的仕途命运重上万分,此理自是不言而喻。

秦思源摆了摆手,对鲁师傅说道:“鲁师傅,你且先去歇息,我去会会他”。

言罢,便悠悠然朝着书房踱步而去。

踏入书房时,只见朱燮元负手于背,正四处打量,戴君恩则在一旁悉心烹茶。

秦思源脸上挂着笑意,问道:“总督大人,我这书房可还入得您法眼?”。

朱燮元瞥了他一眼,语带讥讽:“老夫瞧你这秦家庄修得这般奢华,书房也是这样,怎么,开始贪图享乐了?”。

秦思源也不恼,拎起茶壶亲自为他斟了一杯茶,坦然道:“我靠自己本事挣来的钱财,自然是想如何花销便如何花销,让自己住得舒坦些,何错之有?”。

“哼,老夫原以为你心怀天下大同之念”,朱燮元阴阳怪气地回了一句。

秦思源放下茶壶,轻轻摇头:“这世间,无论何朝何代,何种体制,天下大同不过是虚妄之想”。

“可老夫观你保宁府之制,倒似有那天下大同的模样”,朱燮元坐下身来,目光紧紧盯着秦思源。

“总督大人误会了”,秦思源也随之落座,“我不过是想让百姓日子能好过些,官吏能多尽些职责罢了”。

朱燮元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一时间陷入沉默。

他本心也是偏向百姓之人,为官数十载,为百姓亦做了诸多实事,只是个人之力终究难以扭转乾坤。

大明朝如今已是病入骨髓,阶层固化严重,却又无人有胆量去打破这固有格局,只能眼睁睁的看大明气数将尽,如日薄西山。

朱燮元正了正身形,神色凝重地问道:“你且与老夫实言相告,大明究竟要如何作为,方能东山再起,挣脱这灭亡的命运?”。

此刻他已然看清,大明已至崩溃边缘,内忧外患交加,若再不革新,恐难以为继,故而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此话一出,一旁的戴君恩也赶忙竖起耳朵,凝神细听,他毕竟也是伺候过三代君王的人,对大明还是有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