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水源灌溉(1 / 2)

随着几个太守源源不断的护送和购买水源,景朝内部的水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至少每个人都能喝上一口水,这对于已经十年没有下过雨的景朝百姓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在繁华的市集中,商贩们忙碌地叫卖着各自的商品,而顾客们的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意。

一位穿着华丽绸缎的富商,手里提着一桶清澈的水,正与身旁的同伴交谈:“你听说了吗?昭阳客栈的水如今已遍布景朝,连我家的花花草草都因这水而重焕生机。”

“可不是嘛,我家那口子昨日还说,这水煮的饭都格外香甜。”另一位富商附和着,眼中闪过一丝满足。

不远处,一位穿着朴素的铁匠正坐在自家铺子前,擦拭着额头的汗珠,对着路过的行人感慨:“多亏了昭阳客栈,这水让我这把老骨头都有了力气,铺子里的生意也因能喝上好水而愈发红火。”

在热闹的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一位穿着戏服的伶人,正与同伴讨论着近日的演出:“兄弟,你瞧这大街上的人,个个脸上都有了血色,全托了昭阳客栈的福。咱们的戏班子也因这好水,唱得更带劲了。”

“那是自然,水乃生命之源,有了这水,景朝的百姓都能挺过这难关。”同伴点头赞同,眼中满是对昭阳客栈的感激。

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内,几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农夫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情况:“老李,你家今年可还好?”一位农夫关切地问。

“托昭阳客栈的福,我家今年即使有不少病患,但至少保住了命。有了那水,我可怜的小儿子才活过来了。”老李感慨道,眼中闪过一丝庆幸。

在皇宫深处,元景帝坐在龙椅上,手中拿着一份奏折,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一旁的皇后小心翼翼地问道:“陛下,这昭阳客栈的水果真如此神奇?”

元景帝微微点头:“正是。这水不仅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更是让朕看到了景朝复兴的希望。传旨下去,加大对昭阳客栈的支持,让这水源惠及更多百姓。”

在官府的议事厅内,几位官员正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如何更好地调配水源。

一位官员站起身,慷慨陈词:“诸位,昭阳客栈的水来之不易,我们当精打细算,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用在刀刃上。”

其他官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知道,这水源对于景朝的未来至关重要,必须妥善利用。

在喧闹的酒馆里,酒客们推杯换盏,气氛热烈。一位酒客大声说道:“兄弟们,今日这酒格外香醇,全因有了昭阳客栈的水。来,为这神奇的客栈干一杯!”

众人齐声应和,酒馆内响起一片欢呼声。

他们知道,这水不仅滋润了喉咙,更温暖了心窝。

在说书的客栈里,一位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昭阳客栈的传奇故事:“各位听好了,这昭阳客栈的水,乃是仙人所赐。它不仅清甜甘冽,还能强身健体。有了这水,景朝的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听众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

他们相信,这昭阳客栈定能为景朝带来无尽的福泽。

随着昭阳客栈的水源在景朝大地上的广泛传播,人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达官显贵到黎民百姓,从皇亲国戚到三教九流,无不为这神奇的水源而欢呼雀跃。

而昭阳客栈,如今已成为景朝百姓心中的圣地,承载着无尽的期待与梦想。

然而,浇灌田地还需要大量的水源,而且水源运输比较困难,路途也远。

面对这一难题,元景帝深感忧虑,他深知,若不能及时解决灌溉问题,景朝的粮食生产将面临巨大危机。

一日,元景帝召集云州太守及其他几位太守,在行宫中商议对策。

云州太守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他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毅。

他深知云州的重任,也明白昭阳客栈对于整个景朝的重要性。

“诸位,如今景朝大旱,百姓生活困苦。虽然昭阳客栈的水源暂时缓解了饮水问题,但灌溉田地仍需大量水源。朕思来想去,决定用国库的钱去购买水,用于种庄稼。”元景帝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在殿上缓缓踱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太守。

田州太守杨凌率先开口:“陛下,臣以为此举甚好。田州的百姓已因缺水而无法耕种,若能用国库资金购买水源,定能让百姓重燃希望。”

地州太守武宣也点头附和:“陛下英明。地州的庄稼已干枯多时,百姓们望眼欲穿。若能有水源灌溉,来年或许还能有收成。”

元景帝微微点头,目光转向云州太守:“云州太守,昭阳客栈位于你州境内,你对此有何看法?”

云州太守起身,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计可行。昭阳客栈的水源充足,若能合理调配,定能解决灌溉难题。臣愿领命,全力配合陛下,确保水源用于庄稼灌溉。”

元景帝满意地点头:“好,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从今日起,云州将承担起全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任务。朕会拨出专款,用于购买昭阳客栈的水源,并调配至各州用于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