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闻言,眉头微皱,心中涌起一丝疑惑。他心中暗想:“真是世事无奇不有,前番刚巧遇到同族的黄公覆,如今又有南阳同乡前来拜访?既然是同乡来访,不妨请他进来,叙叙旧情。”于是,他微微点头,示意亲兵领命而去。不久,亲兵便带着一位文士步入帐中。
黄忠抬眼望去,只见那文士面容清癯,神态儒雅,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心中一动,已然认出了此人。他连忙起身,拱手问道:“可是韩暨,韩公至当面?”那文士闻言,哈哈大笑,道:“正是韩暨,多时未见,黄将军风采依旧啊!”
黄忠闻言,也爽朗地笑了起来。他拉着韩暨的手,让他坐下,然后问道:“公至,你今日怎会有空来到联军之中?莫非是有什么要事?”韩暨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叹了口气,道:“此事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啊!”
原来,韩暨出身于南阳方城的名门望族,乃是韩王韩信的后裔。他的父亲韩纯,曾任南郡太守,祖父韩术也曾任河东太守。然而,世事无常,当年黄巾起义军肆虐南阳,韩家也未能幸免。黄忠当时追随秦颉,在南阳本地参军平叛,从而与韩暨相识。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六岁,但志趣相投,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自那之后,韩暨的命运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道:“前番我家父兄与我,被同县豪族陈茂恶意中伤。我父因此身死,而我也险些丧命。幸得我暗中储存钱财,寻找死士,最终杀掉陈茂,用他的人头祭祀了父亲。”
韩暨继续说道:“然而,我也因此事而出名,被举为孝廉。前番董卓入京,自封为司空。掌控朝局后,又自命为丞相、太师。司空之位因此空了下来,董卓便强征颍川荀氏的荀爽荀慈明先生做了司空。我因被举为孝廉,也被司空征招。我本来想回信拒绝的,但荀慈明毕竟是大族之后,名声远扬,回信太过无理。于是,我打算当面解释一下。”
黄忠闻言,点了点头,道:“荀慈明确实是荀氏八龙之一,面子上确实要给。”韩暨闻言,苦笑一声,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就去了洛阳。面见荀慈明后,我拒绝了征召,准备返回南阳老家。”
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韩暨。他继续说道:“然而,荀慈明并未太过在意我的拒绝,也没有阻拦于我。哪知道却被董卓的女婿李儒给强招为书佐,脱身不得。我只能委身于此,一同到了汜水关!”
黄忠闻言,惊疑道:“公至既然在汜水关上,又是如何穿越重兵把守的雄关,来到联军大营的?”韩暨闻言,哈哈大笑,道:“此事还多亏汉升帮我脱身啊!余弟在此先给兄拜谢一番。”说着,他起身拱手弯腰,向黄忠行了一礼。
黄忠连忙将韩暨扶起,道:“公至,你这是何必呢?快快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韩暨闻言,便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
原来,今日黄忠与吕布在汜水关下大战一场,那董卓看得眼馋心热。李儒便给董卓献计,想要说服黄忠投降。他们知道韩暨与黄忠乃是同乡,便想让韩暨来做说客。然而,韩暨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他打算借劝降黄忠的机会,趁机脱身。于是,他便来到了联军大营。
黄忠闻言,怒喝道:“哼!董卓那厮祸乱朝堂,虐流百姓。此人暴虐至极,想我黄汉升堂堂八尺男儿,怎会为这种人卖命?韩公至,你可别想劝我去给那董卓卖命!”韩暨闻言,连忙解释道:“汉升别急,我这只是借劝降你的机会好脱身罢了,并没有劝降你去董卓那的意思。我也不打算回董卓那去了。我是知道汉升你忠义无双的。”
黄忠听完韩暨的解释后,心中的怒火才渐渐平息。他重新坐下,问道:“那既然公至已经脱身,今后有何打算?不如随我于军中效力如何?”韩暨闻言,笑了笑,道:“我有一言,想问问汉升。汉升可要想好了再回答我。”
黄忠点了点头,道:“公至你问吧。”韩暨郑重地问道:“汉升你要我在此效力,那我该拜谁为主?是张超?还是今日在战场上斩杀华雄的张固?这父子二人谁又是汉升你的主公?汉升如今又在为谁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