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上)(2 / 2)

此时,黄忠也冲到了张固身旁,勒住了战马。单经也认出了张固和黄忠二人,于是他勒住战马,大声喝道:“张将军,我北平军与你广陵军同为盟军,为何今日张将军却要在此杀我部曲?难道张将军要背弃盟约吗?无缘无故攻击我军,这是何道理?” 在一片纷乱的战场上,张固的声音冷冽如冰:“你以为搬出袁绍就能吓到我?我们联军共同的誓言是击败董卓,重振汉室。可看看你们现在,纵容士兵烧杀抢掠,与董卓的暴行有何两样?今日,我就要替天行道,铲除你们这些败类!”

单经闻言,怒不可遏:“张固,你这样做不怕引发北平军与广陵军的全面冲突吗?到那时,所有责任都将由你一人承担!”

张固冷笑:“哼,我提着你的脑袋去见公孙瓒,看他敢不敢与我交战!”说着,他便要策马冲锋,却被黄忠及时拦下。黄忠手持大刀,恭敬地对张固说:“主公勿忧,此人交给我来处理。”言罢,黄忠拍马冲向单经。

单经望着黄忠那气势汹汹的样子,心中恐惧万分。他深知黄忠在汜水关下与吕布的大战,早已名震联军。单经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根本不敢与黄忠正面交锋。

于是,他调转马头,想要逃跑。他的随从们见状,也纷纷跟随他逃离。张固见状,立即跟随黄忠追击。

然而,单经还没跑出多远,就从一条小巷中冲出一位白袍小将,手持长枪,一枪便将单经刺落马下。单经跌倒在地,看着眼前的赵云,捂着伤口,惊恐地喊道:“赵云,你竟敢……”

赵云冷哼一声,策马向前,战马的前蹄重重踏在单经胸口。单经口吐鲜血,胸口凹陷,眼看就要命丧马蹄之下。

赵云击杀单经后,调转马头,继续向单经的随从们冲杀。亮银枪在空中飞舞,单经的随从们纷纷落马。

此时,黄忠也冲了上来。赵云本以为黄忠是单经随从中的一员,便毫不犹豫地向他刺出一枪。黄忠原本见赵云击杀单经,并不想与他交手,但见赵云一枪刺来,只好迅速应对。 黄忠轻轻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行家一交锋,他便立刻察觉到对方的武艺非同小可,与自己乃是同一层次的高手。这不禁让黄忠燃起了斗志。他挥刀向外一格,只听“铛”的一声巨响,赵云那杆银鳞枪上传来一股惊人的力量,仿佛重若千斤。黄忠大喝一声,硬生生地将银鳞枪震开。

赵云见状,毫不犹豫地再次出枪,这一枪比先前更快、更猛、更凌厉,犹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划破长空。黄忠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怒气,他并非不明事理之人,但赵云在击杀单经之后,不问青红皂白便对他出手,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换做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恐怕都会心生怒火。黄忠知道赵云并非敌人,只是他行事太过鲁莽。于是,黄忠也开始反击,他反手一刀劈向赵云的枪杆,刀枪相交,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崩开枪杆后,黄忠大刀一挥,犹如力劈华山,带着一股凌厉的刀风,呼啸着向赵云劈去。

赵云不敢大意,连忙举枪相迎。此时,他也似乎察觉到了不对劲,但黄忠已经被怒火冲昏了头脑,只能硬接这一击。两人你来我往,刀光剑影,转眼间已经战了十几个回合。

张固早在听到赵云的怒喊时,便注意到了这位冲杀而来的白袍小将。他看到赵云击杀单经后,又将目标转向了黄忠,心中不禁一愣。他知道赵云一定是认错了人,而此刻黄忠与赵云已经斗得难解难分,他生怕其中一人有个闪失。

于是,张固连忙驱马上前,一边大喊“住手,这是一场误会!”一边扬起手中的双刃戟,将两人的兵器击开。赵云见有人阻拦,连忙拔马退到一旁。黄忠见赵云退出战团,也收起了战刀,开口道:“你这人,为何不问缘由便对我出手?”

赵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他已经认出了黄忠和张固二人,毕竟他们曾在汜水关前与董军大战,而自己当时只是单经手下的一名普通骑将,曾在远处观战过他们的英勇表现。

于是,赵云连忙抱拳拱手道:“抱歉,在下孤身一人前来解救百姓,以为遇到的都是乱军,多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没想到张将军也亲自领兵在此,真是意外,多有冒犯,还请见谅。”张固仔细地端详着赵云,只见赵云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英气,双目炯炯有神,五官端正俊秀。年龄与自己相仿,身着洁白战袍与铠甲,显得格外英姿飒爽。

黄忠闻言,爽朗地笑道:“不妨事,不知者不怪嘛。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如此勇猛之人,你的武艺不在我之下,而且如此年轻,真是后生可畏啊!”